历代印学家的秘笈,大师篆刻论著合辑,你读过几部?转

邓散木与《篆刻学》

邓散木(1893-1963)初名菊初、士杰,更名轶,号钝铁、老铁,又号无恙,30岁后自号粪翁,40岁起始称散木,晚年因病刖一足,故号一足。上海人,晚年居北京。能诗词,善书法,师萧蜕庵,博临众碑帖,正、草、隶、篆行无所不能。中年所书洒脱放纵,晚年复归含蓄蕴藉。篆刻师赵古泥,行刀亦冲亦切,布局参以封泥特点,章法多变,巧拙相生,印文融籀、篆、隶于一体而有个性。生平著作主要有《篆刻学》、《书法百问》、《欧阳三十六法诠释》、《三长两短印存》、《厕简楼偏年印稿》、《癸卯以后锲迹》、《邓散木诗词选》等。

《篆刻学》初稿系作者30年代课徒时的讲义,后几经修改,1979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影印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篆刻的历史,分4章:述篆、述印、别派、款识,下编论技法,分5章:篆法、章法、刀法、杂识、参改。此书既引述古人印论,更着重于总结自己实践中的经验,对初学者助益较大。出版后曾广泛影响了80年代初期的印坛。

关于临古,作者说:“古印不尽可学,要当择善而从。其平正者,质朴者,有巧思者,可学。板滞者,乖缪者,过纤巧者不可学”。“临古要不为古人所囿,临其貌,取其长,不取其短,有似而不似处,有不似而似处,斯为得髓”。此论明白易懂,配上作者自己的临刻印作,自然很受欢迎。作者对于封泥的研究可谓独到:“封泥多板拙,以印于泥,泥凹者凸,而凸者凹故也。故于封泥,必须从死中求活,于板拙中富巧思方可,然巧不能过,过即怪诞”。乃善学之论。

邓散木《篆刻学》的精华是其中的章法论述。作者说:“前人论章法之说甚多,非玄言即肤论,而泥古不化,强词穿凿……今撮其精蕴,归纳为14类(实为13类),并各举为例以供实际之探讨”。即:疏密、轻重、增损、屈伸、挪让、承应、巧拙、宜忌、变化、盘错、离合、界画、边缘。摆出问题,故立矛盾,而后一一解决调和,且以自制印自我分析,回忆当时分朱布白时的构思与匠心,启发性很大。如变化:“治印贵有变化,然变化非易,一字有一字之变化,一印有一印之变化,必先审其脉络气势,辨其轻重虚实,并须不乖不 谊,方为合作”。再如离合:“印有以离合取胜者,字形迫促者,分之使宽展,是谓离;字形之散漫者,逼之使结束,是谓合。离不许散漫,合不许迫促,此其大要”。这对时下一些随意离合以求变化的作者不也很有教育意义吗?

当然,邓散木的这部著作仍以技法为主,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现在看来,其名曰“篆刻学”似乎尚欠妥切。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