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的意臨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嘗試創作,比如印稿的設計、刻制與修改,直到達到預想目的,其中就有很大的創作成分。所有學習篆刻的人都有一個問題:如何從有效率的臨摹到創作?篆刻小站為大家剖析臨創過渡的秘密。首先我們從臨創關係說起:
(一)臨摹與創作的關係
臨摹是篆刻學習的必經階段,也是創作的基礎。
臨摹的意臨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嘗試創作,比如印稿的設計、刻制與修改,直到達到預想目的,其中就有很大的創作成分。如果這種意臨的基礎很紮實,那麼向創作的過渡是不難的。在嘗試創作的初級階段,可取法集字創作、仿意創作等,和意臨相近,二者可以有機結合起來。從臨摹到創作不是一一個割裂的、突變的過程,而是一個聯繫緊密的漸變過程。當然,這裡所指的創作只是寬泛意義上的,即達到作品相對完美的地步。至於要達到嚴格意義上的有個人風格的創作,則是一個長期的,甚至需要畢生求索的過程。
(二)集字創作
集字創作是指採集前人不同印章中的字並統一風格創為一印的一種初級創作方法。
這種創作首先要求有較好的工具書。比如漢印的集字創作要有《漢印文字征》、《璽印文綜》等工具書,這樣才有豐富且字形逼真的漢印文字可供選擇。到原印中找也是可行的,但需要大量的印譜,費時也較多。
這種創作一般風格工穩, 章法整齊,若選用動感較強的字,則其他字及章法配合上有很高的要求,較難駕馭。這種創作以漢式白文印為多。
比如要刻一方“趙南印信”,翻檢字典、印譜,從漢“趙殷私印” 中選出“趙”字,從漢“南延之印” 中選出“南”字,從漢“許豪印信”中選出“印信”,組合在一起,加以統一規範,便得到了“趙南印信”的印稿。
(三)仿意創作
仿意創作是以范印的形式、字法、章法、刀法(線條)、風格、趣味等為藍本,通過技法上的模仿來求得與之近似的效果的一種創作方法。仿意雖不必對范印亦步亦趨,但應刻意突出范印的某一方面一仿意創作構思的切入點。
(1) 形式的仿意
漢“趙多”四靈印端嚴華麗,鑄造精美,聞名印壇,不少印人都模仿過這一形式,更換印中的文字部分,創作出新的作品。如陳巨來所作“溥儒”極力畢肖原印,幾可亂真。
(2)字法的仿意
黃士陵的“壺公”(圖717)邊款記:敏父壺》‘壺’ 篆如此。”
王大忻的“傳之後世樂毋極”及邊款(圖718) 是仿漢鏡銘意。這種 “印外求印” 是字法仿意中最常見的類型,有具體的字法取法對象。
(3) 章法的仿意
黃士陵的“南皮張之洞字孝達印”邊款記為“ 仿趙偽叔九字印”,我們拿它和趙之謙的“祥符周氏瑞瓜堂圖書” 相比較,黃士陵此作的字法較趙之謙方正,線條也較趙之謙挺勁,而章法上的緊密與留紅處理則十分傳神地表現出趙之謙特色。
(4) 線條的仿意
吳昌碩的自用印“吳俊卿”自記為“擬切玉印法”,此印的章法、字法都與古玉印有明顯差別, 而線條則鮮明地表現出古玉印清剛雋爽的特徵。流派印中常見的擬漢鑄、擬漢鑿等多屬此類。
(5) 綜合仿意
吳昌碩的“二十八將軍印齋是仿漢將軍印形式的作品,此印的字法、章法、刀法都有漢將軍印的味道,但又都具有吳昌碩個人風格的烙印。綜合仿意是一種高層次的仿意創作,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可以表現出鮮明的個人特色。
創作是一種自發的慾望,而臨摹則是出於理性的選擇。在創作中遇到的困惑可以在臨摹的過程中尋求解悟,而在臨摹中得到的感受自然也會用以指導創作。善於學習的人,就在於能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上找到結合點,相互推動,以漸進的方式得到共同提高。
加微信獲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