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程邃,醇古苍雅一时篆家不可及

“高寄在白门,如隐荒山下。不逐五侯鲭,不系七贵马。”是明末名臣、民族英雄兼书法家黄道周《赠程生》中的诗句。这位深得黄道周青睐, 不慕权贵、才情勃发的程生,就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程邃。

“徐旭龄印”

程邃(1607—1692),字穆倩,号朽民、垢区、垢道人,晚号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生于云间(今上海松江),居南京。程邃方颐广额,仪表堂堂,身高八九尺,俨然一伟丈夫。

早年为太学生,又与篆刻家万寿祺入陈继儒门下,后从黄道周、杨廷麟游,一度为杨氏幕僚。程邃品优学邃,不求富贵利达,渊源所自,与这些品行高洁,重尚气节老师们的熏陶密不可分。

甲申(1644)明亡,黄道周、杨廷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清大业之中,后均遭失利而殉难。程邃深受感染,誓不仕清,移居扬州三十余载,寄情于翰墨、铁笔之间。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开博学鸿儒科,有在朝者荐举程邃,他力辞不就,被后人誉为“品行端悫,敦崇气节”。

翌年,程邃迁居南京,虽年登大耋,仍精神矍铄,腕力强健。《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与文学家张贞慕名造访,他宝刀不老,当面镌刻印章相赠。

程邃与清初著名文士与书画家王士禛、朱彝尊、周亮工、龚贤、杜濬、施闰章、曹溶、姜采等相知相契,诗酒酬唱,并参加了风靡一时的扬州红桥修禊。诗稿辑有《萧然吟》,因“多愤悖之语”,在乾隆大兴文字狱时遭到禁毁。

“少壮三好音律书酒”

程邃在诗、书、画、印诸领域均有相当的造诣,又长于金石考证之学。书法行、隶、篆诸体皆擅。程邃性好丘壑,善绘山水,初仿巨然,后用渴笔焦墨,干皴中含苍润,沉郁简远,独辟蹊径。

关于他的篆刻创作,清初休宁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称:“锐意篆刻,每作一印,稍不得意辄刓去更为之。如是者数次,必求得当,方以示人。

其末年所篆印章,醇古苍雅,一时篆家不可及。”印学家周亮工与程邃相交三十年,醉心其篆刻,得印近三十方,称:“穆倩于此道实具苦心,又高自矜许,不轻为人作。人索其一印,经月始得,或经岁始得,或竟不得,以是颇为不知者诟厉。”程邃虽孤标傲世,作品力求完美,但他也是一位勤奋、多产的印家。清代歙县汪勉堂辑其印集,收印累累,竟达一千六百八十二枚。

程邃篆刻力变文、何旧习,白文印宗法两汉,作风浑朴敦厚,朱文印则复合《款识录》与大、小二篆,配以古玺宽厚的边框,用刀冲中寓披,朴茂醇郁,充分地显示出线条的厚实感,前无古人,章法“以离奇错落行之,欲以推倒一世”,开创了一种奇诡、新颖,小中见大的古文印风格。其刻边款,善用双刀,沉穆敦实,当可作古碑观,在冷寂的明末清初独树一帜,更迭时尚,誉满印坛。

明清印人对古玺的认识,相对汉印而言要滞后很多。程邃独创的古文奇字印虽非战国古玺之真面,但宽边细文的形式,对比强烈;奇谲古雅的印文,挑战观赏者的知识能力,它是晚明尚奇求怪风尚的延续。

晚清著名印学家魏稼孙对程邃欣赏之至,称:“穆倩朱胜于白,仿秦诸制,苍润渊秀,虽修能(朱简)、龙泓(丁敬)、完白(邓石如)皆不及,馀子无论矣。”清代印人程芝云曾将程邃与乾、嘉时期的汪肇龙、巴慰祖、胡唐四位歙县籍篆刻家合称为“歙四子”,并摹刻四家印成《古蜗篆居印述》。

作为何震之后,徽派篆刻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程邃诗书画印,融会贯通,治印功力深厚,印外多韵。不仅对后之邓石如、项怀述等徽籍印人产生重大影响,就连扬州、通州(南通)等地的印人高翔、童昌龄、黄学圯,甚至浙派的丁敬、赵之琛,近代的黄宾虹等都从他的作品中受益良多。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