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山堂印谱》为明末张灏编辑,葛鼒竑调参集当时代篆刻家作品而成。全书共八卷,共汇集50余家所镌刻子史成语闲章而成,每页2至4印,收录印数达2000余钮,前附诸家(董其昌、陈继儒等)序、跋、题辞和诸家学山记题咏。此为明崇祯时期钤印刊本,以下展示为卷四合计254枚印蜕,更多后续请关注。
《学山堂印谱》每方印蜕都有注明释文,所收印章,以名号、斋馆、诗词闲章为主,印文内容也多根据自己的志向好尚,撷取子史诗文佳句和成语箴言,力求熔印艺与文学经典于一炉,从而扩充篆刻艺术欣赏的涵量,颇见匠心。如”一筇挂月夜寻僧”、”不觉忧时鬓已疏”、”山饭晒松花”、”欲识丈夫志、心藏孤岳云”等。
《学山堂印谱》它较之《承清馆印谱》,印章的来源更为直接可靠。后人将它与康熙时周亮工《赖古堂印谱》、乾隆时汪启淑《飞鸿堂印谱》合称为“三堂印谱”,在中国印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张灏,明末南直隶苏州太仓(今属江苏)娄东人。据陈继儒《学山堂印谱叙》说,张灏”少佩司空过庭之训,闭户读书,孝友恭俭,风执穆如”,是一位谦谦君子;吴伟业亦云”年丈张长公生平好侠、好友、好山水、好读古人书,至世缘物务,不欲闻见,故以高寥旷寂之致,寄之印章”。
但张灏自道”余幽严绝俗之性,如病猿惊鹤,与世难驯,居恒抱影顾循,方以古人治性之道为愧,而无如处遇艰辛,遭家多故,遂令志意蕴愤,慷慨悲切”,满腔块垒”终宛舌而固声”,无以寄托,于是”取古今人微言隽句”,遍邀当世名手刻制成章,蕴警世喻人之意,又取自己宏富的印章收藏,辑拓成谱。
先于万历丁巳年(1617)辑成《承清馆印谱》,又于崇祯辛未年(1631)辑成《学山堂印谱》一部六册,两年后增补重辑成十册。清吴钧称:”《学山堂印谱》出,始合数十名手之作汇而成编。”可见对后世影响甚巨。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