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山派擅长空间构图的乔大壮,因缘生法有不同出神入化

黟山黄士陵出,以吉金文字及其基调入印,遂一开晚清印坛又一新境。因其久寓岭南,故流风所及,多以南方印人为夥,中也不乏变而化之,拓展印风者。然在巴山蜀水间,却出了一位学黄而生面别开者,凭其超心冶炼和奇思妙笔,将黟山印风推到了“神出古异”的境界,他就是乔大壮。

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壮殹,别署波外楼。四川华阳(今成都)人。自幼丧父,聪颖异常,在经史诗词和人格培养方面,深受祖父的熏染。大画家徐悲鸿、傅抱石对其词学与篆刻艺术极为赞赏,不仅嘱咐刻印,为其精绘肖像,并聘其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乔大壮精于填词,所作沉郁缠绵,幽宛谲丽,被誉为“一代词坛飞将”。书法初习徐浩,继学虞世南、褚遂良、欧阳通,旁涉《爨龙颜碑》、北魏墓志等,深获时人激赏。

乔大壮的篆刻从早期模仿皖、浙诸子入手,至三十岁后开始借鉴黄士陵的作品,又上溯古玺、两汉,逐步开创出醇雅古妍,充满装饰意味与书卷气的一代新风。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南京和陪都重庆,受到叶恭绰、章士钊、宋霭龄、胡适、张群、孔祥熙、陈铭枢、沈尹默、潘伯鹰、曾克耑等政界显贵、文士艺友的青睐。沙孟海对其推崇备至,誉为黟山传人中造诣最卓者。

乔大壮成熟期的印作,不论朱白,线条光洁秀挺,粗细匀落,用刀较黄士陵铦锐凌峭则更显圆润清劲。汉铸一路的章法强调疏密对比,篆法规整并多施弧线,使印作动静互见,充满情趣。乔大壮最为人们称道是清丽奇古的大篆印风格,在借镜黄士陵金文印的基础上多有创意。

其弟子曾绍杰在《乔大壮印蜕》序中赞道:“字形无论繁简,务使揖让回互,貌接神融,以成其章。”乔大壮深谙古文字结构,对黄士陵几何构图形式的美术化手法了然于胸。他坚持“因缘生法,万有不同”的原则,凭借其超强的变通能力和对章法的苦心孤诣,以及川中文人独有的奇诡和诙谐情趣,融多种形态的线条、块面于一印之中,极尽穿插错落之能事。将印面空间划分技巧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使作品散发出现代艺术的气息与美感。

综观黟山印人会发现,不论是嫡系的易大厂、李尹桑,还是私淑的邓尔雅、乔大壮,除了精研金石文字、书法篆刻外,对经史、诗词、训诂,甚至佛学均有深入的研究。乔大壮的篆刻艺术以渊博、深厚的文化学识为底蕴,既继承了黟山派妍丽雅洁的艺术特色,又在长期的历练与领悟中不断将其升华,使印作表现出一股卓尔不群、纯雅绝俗的文人气质与风度,于印林独树一帜。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