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去疾与朵云轩的翰墨缘,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前世与今生

著名篆刻家方去疾(1922~2001)的一生,与朵云轩有着深厚的翰墨缘。方去疾1922年3月12日生于温州,原名文俊,字正孚;后改名公式,字去疾。他在工作单位用名方之木,别署木斋。在兄弟五人中排列第四,有笔名“四郎”;因姓方,取号老四角、四角亭长,连室名也取四角亭、四角斋、四角草堂。

1935年,方去疾来到上海,在三哥方约(号节庵,1913~1951)开设于汉口路701号的宣和印社当学徒,销售名品“节庵印泥”、刻印工具材料和书画篆刻图册;工作之余,勤奋攻读,并从秦汉印谱练习刻印。之后,又结识了诸多篆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如马公愚、易大庵、来楚生、白蕉、唐云、潘伯鹰、谢稚柳等,交流切磋,水平得以提高。历时十二个寒暑,年仅26岁的方去疾即成长为年轻的篆刻家。1947年,经印坛耆宿王福庵、丁辅之两老介绍,被享誉中外的西泠印社吸收为社员,次年中国《美术年鉴》出版,刊有其小传与头像。又应友人徐邦贞邀约刻章,相继钤拓成《去疾印稿》、《乐易榭藏印》,成为最初的篆刻作品集。

1956年,宣和印社公私合营,1957年底,他转入河南中路97号的荣宝斋收购处工作。1960年年底进入合并后的朵云轩,在南京东路422号的业务部收购处鉴定金石字画,1964年初,调往编辑出版部任印谱编辑。1978年,朵云轩又名上海书画出版社,方去疾任书法编辑。1988年初,经市有关专业机构评审为编审。

方去疾在朵云轩鉴定印章,由于严谨审慎,辨伪存真、慧眼识宝,及时抢救了不少明清以来的古印珍品。如明代王逢元朱文印“芙蓉花外夕阳楼”,程朴仿何震“吾美草堂”等七方原石,清代大画家汪士慎朱文印“七峰草堂”、著名诗人黄景仁传世孤品“笥河府君遗藏书画”,大印家邓石如白文印“侯云松字荫莱”,朱文印“家在环峰漕水”等。

他业余创作的成果,与吴朴堂、单孝天先后合作有《养猪印谱》、《瞿秋白笔名印谱》、《古巴谚语印谱》、《毛主席诗词联语印谱》,以及自己用简化字创作的《毛主席诗词印稿》,1989年,出版有自定本《去疾印稿》,以及书法集《方去疾篆唐诗》等。

影响最大者是多年编订、1980年刊行的《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体现了作者毕生鉴定、研究明清印章的成果,填补了中国印学史上有关明清时代篆刻流派的出版空白。该书《明清篆刻流派简述》一文,因其首次全面地梳理、考订、总结了五百年文人篆刻的发展脉络,为《新华文摘》、《西泠艺丛》两刊和香港《大公报》全文转载;之前曾由方去疾在1979年西泠印社建社75周年学术交流会上宣读,获得好评。

十年“文革”时期,方去疾做了两件富有意义的事。一是,朵云轩1966年改名上海东方红书画社之后,1974年初因上级指示又易名上海书画社,由上海书画社方向上海各界著名书法家十余人约稿书写社名。经无记名投票评比不署名作品,方去疾所写的获全票通过。1978年,上海书画社更名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又请方去疾补写了“出版”二字,于是气势连贯、意味醇厚的“上海书画出版社”新社牌,从此同1958年集自宋代米芾墨迹的“朵云轩”珠联璧合,公开亮相。二是,方去疾在社内从事编辑工作,曾组织老中青印人以简化字入印,先后创作《新印谱》三集,于1972年、1973年、1975年相继出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客观上,此举为上海抢救和保存了刻印创作队伍,发掘和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为后来新时期篆刻事业的发展繁荣奠定了人才基础。这其中有:受其教益启示而成长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天衡等。

方去疾的篆刻创作独具面目,自成一家。他14岁起即学刻战国小玺和泰汉古印,取法乎上,古雅端庄,连自视甚高的陈巨来在1947年题方去疾印稿时也赞叹:“去疾仁兄治印得秦汉神规……此册仿古玺数方,尤为精美。”方去疾不守绳墨,求变创新,他潜心研究秦汉封泥,摹拟汉玉印,不断结合秦隶、诏版、汉碑额,继而转向自然欹侧,布局奇险稳健,线条圆劲流走,疏处愈疏而不散,密处愈密而不闷,虚实呼应浑然一体,作品极具动感和气势,形成鲜明强烈的个人风格。其边款运刀如笔,一如其书法 ,一气贯通。行楷端雅秀丽,篆隶古劲朴厚,草书逸笔纵横,深具金石气息,堪称前无古人。

他生前曾将“御府图书”等藏印捐献给上海博物馆。2002年,为纪念方去疾诞辰80周年,朵云轩精拓原石辑成《去疾治印》线装本,体现了这位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作品风格和艺术风采。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