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联著名书法篆刻家王本兴编著的《印章章法分类》在2004年出版,很快就在全国新华书店售罄。在短短的不足两年的时间内,于今又再版向全国发行,不得不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中国篆刻艺术从目前最早可考的三方殷商时代的玺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领域里的灿烂瑰宝。无数文人学子以刀代笔,默默地耕耘在这块土地上,使之至今仍然充满着勃勃生机。但多少年来篆刻领域里除了出版众多的印谱和一般的契刻技法外,未见更深层次的突破。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印章章法分类》,却发凡起例,从一个非常专业的角度,对印章艺术一个广袤博大的课题,拉到了一个可以分成若干类的近距离视线范围之内,供人们借鉴欣赏,由衷地叹服作者的大手笔。
拜读《印章章法分类》,爱不释手,王本兴先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像许多印人那样走了进去,在印海里击浪遨游,广取博收,悟出了许多道理。然后很自信地提纲挈领,胸有成竹,发人未发地走了出来。《印章章法分类》在初版的基础上,王本兴又作了合理而又科学的改进,补充了更具代表性的印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分类翔实,条理清晰。全书共分三项五十类,对古往今来的印章章法疏理归纳,一目了然,发人深省。每一分类都有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每一分类都有示意图案,每一分类都配以大量的古玺、秦汉印例以及特具代表性的明清流派印拓。
难能可贵的是,王本兴先生还亲手刻制了大量的印例,以画龙点睛的手法,强化与更有力地衬托出每一分类的鲜明特点。这样,图文对照,方便学习、理解、欣赏。章法是篆刻艺术三大要素之一,是展现篆刻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章法可以造就不同的印面效果,端庄、典雅、秀丽、古朴、雄浑、险峻、奇崛、恣肆等,无不是在章法支配下的产物,当然其中也离不开篆法与刀法的互相配合。《印章章法分类》以虚实、印文、点画三项分之,而五十类细则都统一在此三项之中,这样的归属与分类,很是合乎情理,恰到好处,也是篆刻艺术审美理念的一次飞跃与进步。两千多方印例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参照系数,既是临摹的范本,又是章法的教科书,真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
八年前,王本兴先生初版的《印章边栏分类》一书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先行在全国出版发行(笔者注:现已与《印章章法分类》同时再版),引起了众多篆刻同道的关注,有人曾向他提议,再搞一个“印章章法分类”的专题。他直摇头,答道:“章法即布局,文字、线条、结体稍微变化一下,整个风格就变了,千人千面。即便是一手刻制两方相同内容的印章,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印章进行章法分类不大可能。”话虽如此,事后他一直在苦思冥想。王本兴刻印一万多方,治印的实践经验相当丰富,终于在一次治印时,触动契机,茅塞顿开,找到了一个切入点,那就是以“虚”与“实”为准则,对印章进行章法分类。任何一门艺术都讲究“虚”与“实”的章法处理,只是各自取材不同、表现的方法不同。对篆刻艺术而言,它所展示的是文字形式,其虚实是靠笔画的方圆、长短、曲直、粗细、紧密、繁简等来表现的。通过改变文字线条的线性,造成视觉上的轻与重、疏与密、雅与拙,有助于印章章法的气势构成,避免布局的单调与呆板。王本兴认为,“虚”、“实”是印章章法分类的总纲,纲举方能目张。以此为准则,才能把握篆刻章法的基本规律,得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他通过对历代印章的分析研究,详述了各种章法的基本特点、艺术特色及创作手法,并用实例加以佐证。印章的章法并不是孤立存在,往往是虚中有实,密中含疏,虚处更虚,密中更密,甚至是更多的处理方法融会贯通。事实证明,所谓章法之“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印章章法分类》就是其规律之一斑。
王本兴先生用独创性的专题,丰富、填补、拓展了印章章法理论研究的视野,可谓是篆刻艺术上一项重大突破。它不仅是篆刻创作与欣赏的导引资料、工具书,而且是篆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对当代篆刻创作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还是王本兴先生说得对:“章法是无穷无尽的,从有法到无法,再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有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熟能生巧,才能真正将篆刻章法灵活运用,并发扬光大。”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