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成者,印内求印赵之琛印风对赵之谦、徐三庚的影响

后世印人凡是以浙派入手习印者,鲜有不受赵之琛印风影响的。自赵之琛以后, 浙派走上了“‘嬗变’这样一个起伏发展的时期,沿着两条线在同步前进……一条线是保持八家原有的典型印风……另一条线是以浙派为基础,后又以作者自己崭新面目立行于世的。”

及以杨与泰、江尊、陈祖望等赵之琛弟子自是“第一条线” 的中坚力量。而另一条线,亦是渐变有成,名家辈出,这一条线的代表印人,有徐三庚、赵之谦、胡鑊、吴昌硕、齐白石、赵叔孺等。这些印人,早年大都以浙派为基础, 后又开创新风。赵之琛印风对后世的影响,自然不能不提及这些由浙派体系生发演化最终自成一家的印人。

“在嘉庆后期到道光年间,那时距丁敬去世己七八十年,前四家真谱己难觅见。 所以时人后学唯陈(曼生)、赵是崇,把他们的作品奉为学习浙派的门经。”学习浙派篆刻者大多“唯陈(曼生)、赵是崇”,这一来是因为陈鸿寿、赵之琛作品浙派风格化 较为强烈而更见程式,通过学习他们的作品,容易把握浙派篆刻特征。另一方面,从 客观上讲,由于陈鸿寿、赵之琛存世作品数量多且印谱传播广泛。这一点来看,赵之琛更具有绝对性优势。

徐三庚作为西冷八家之后的又一印坛大家,徐三庚生在浙东,自然受浙派影响极大。早期(约三十七岁以前),他始终热衷于浙派的追摹。徐三庚的早期篆刻面目主要以浙派为主。

在徐三庚篆刻研习创作中,常见有阔边(粗框)仿朱文小玺的作 品,可见其对此印式的喜爱,又印文多为二字并列(图4. 6)。这些 印例,与赵之琛少字阔边朱文印高度相似,甚至放于其中几不能辨。

除朱文外,赵之琛最具代表的“仿汉切玉法”白文印,徐三庚 也有模仿。如图7 “常欠读书债”一印,其款云“仿汉切玉法于 盐官旅邸。丁卯夏六月望,上虞徐三庚记。”虽云“仿汉”,但观 其刀法与用篆,显然是师法浙派,如“读”之“言”部,“书”之 简省。在刻制此印时,徐三庚运用了“切玉”法来奏刀,虽以切刀 凿刻,但断续的切自然流畅,别有一番韵味,端庄典雅又不失丰妍娴娜的风格特质。

有趣的是,浙派印人中并不多见的图像印,徐三庚也偶尔为之,且与赵之琛所作极为相似。(图8)

图12是徐三庚刻“石董狐”印,此作的印式、线质皆和赵之琛所刻“昌黎伯后” 类似,和外方内圆、顿挫起伏的线质,以及冲、切合用的刀法上窥探,徐三庚己深得赵之琛精髓。

徐三庚曾看到过丁敬为徐堂所刻“上下钓鱼山”原印,边款记:“咸丰十年七夕, 青田端木百禄、上虞徐三庚同观于越中。”端木百禄之父端木国瑚曾为赵之琛《补罗迦 室印谱》作序(章节),徐三庚能与端木百禄相交,想必也因此受到赵之琛印风的熏染。 或许是因为赵之琛故后饱受批评,徐三庚的印款中未记载有拟赵之琛法。

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窥见他学习赵之琛的经历,如徐刻“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印(图14),边款云:“癸亥十一月廿又五日,拟六朝朱文于春申浦寓斋,为欢伯老棣鉴。 徐三庚记。”徐三庚在边款中说明是“拟六朝朱文”,实则此印为临仿赵之琛作品(图 15)徐三庚所有拟浙派的作品均未署明取法赵之琛,而这方临摹作品也被他说成“拟六朝朱文”,或是他有意避之不谈。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徐刻白文“厚父白牋” 朱文“青爱庐”等刀法犀利的拟浙派印作,显然也是受赵之琛印风影响。

学浙派者多取法赵氏,即使是对赵之琛大加批判的赵之谦,早年学习浙派的作品也受其影响。我们从他早年作“会稽赵之谦铁三印信”(图16)、“金蝶投怀”(图17)可以看出,赵之谦虽未道明他径取赵之琛,但其印风作派相比较而言更接近赵之琛。

铁面铁头铁如意”白文印“会稽赵之谦铁三印信”朱文印,此二印为对印,无款。“铁面铁头铁如意”即“铁三”,是赵氏早期的字号。此二印是之谦早期的篆刻作品。这些是在赵之谦二十二岁时因为文笔之美获得了进入缪梓幕府的机会,他追随缪 梓左右,直到咸丰九年缪梓死于太平天国攻陷杭州之役前作品,因地缘关系,黄易、 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等浙派风格的影响颇为显著,于字形与刀法上,亦得神韵, 可列为浙派印人。

赵之谦天才横溢,卓越的创意与识见使他能透过丁敬、邓石如的印作中得到反省与启示,从镜铭、汉铜印、六朝铸式等“印中求印”,再取径金石碑版文字,开展其独树一帜的篆刻多样面目。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