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登安印跋艺术及特征,长款丰富多彩,及边款工具简叙

印章印跋是石刻艺术中的瑰宝,是篆刻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素有“袖珍碑刻”之称,今称“边款”。叶一苇曾曰:“只有刻边款的技法得到突破、发展,才能以刀代笔,以石当笺,挥刻自如。”又说:“边款艺术达到了高峰,不特形式多,真草隶篆,字体齐具,而且内容极为丰富,诗词、铭文,洋溢石间。”

韩登安在《论印尺牍摘钞》中说印跋的重要性:“无边不成印,印必有边,边与字必须气势配合。不仅此,边栏应为字服务,才能表现一印无缺,边字不能相呼应,即不能成为完美作品。”

在《论印尺牍摘钞》来看,韩登安认为:“边款,约分三种:1.双刀,即如勒碑者,文三桥最擅长。2.单刀,何主臣所刻如六朝小铜造像的题名者。其后浙派各家均有发展,陈曼生之楷书,吴让之之草书,赵叔之魏体,皆可取法。3.赵叔又创为阳文边款,风格极高。”

韩登安印跋之特征有两个,第一是他的长款,如“锺毓龙乙未岁年七十六无泮水可重游志幸而已”印(朱文,1955年,51岁)的印跋525字,此外,50个 字以上的印跋也十分多,比如《西泠印社胜迹留痕》中的,大部分都是长款。第二特征,是与他的印面艺术一样,印跋也是丰富多彩的。每种字体都有,而且在风格 上加以延展,可见韩氏书法的能力与水平。

刻印工具欣赏者在面对感兴趣的作品时,无论内行或外行,一般可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就是这作品是怎么作的?用什么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 语的要领在“器”。所谓“利其器”,不仅仅指工具的利钝,更重要的指工具的质地和样式,以及所施之材及成品的要求而言。笔者对曾见过的韩氏自用刻印工具作 一简介如下:

对于韩登安的篆刻艺术,在线条上,将作者的个性以及性格如实表现出来。其纵横如意的基本工具就是“刻刀”。韩登安对刻刀有特殊的追求,刻刀是自作的,多是用锯条作成。

韩登安的刻石刀除了刻巨石少字印以外,都用小薄刀,是以短刀头插于圆柱形木、牙等柄上,小刀便于使转灵活。

由于牙角竹木很坚韧,故须特为利之薄刃刀,以利于切削。韩登安刻牙角的刀是单锋刀,柄上缠皮或绳,以作铲底之用。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