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容,字默公,号实夫。清如皋人,师事邵潜、冒襄。精研金石书画,刻意篆刻创新。治印功力深厚,刀法老练,白文师汉印,笔划整齐,章法平稳,印面沉着宁静;阳文喜用大小篆,布局疏朗,韵味无穷,印面秀雅隽永。
是康熙年间我国著名金石篆刻家,曾应邀至京师,为名公巨卿治印,与林皋、吴先声等齐名,与同门黄经、童昌龄等开创显赫的东皋印派,后辈乔林、黄学圯、姜恭寿、邓恒、曹鼎元及郑板桥、金农、丁敬、李方膺、罗聘、李鱓、黄慎、吴熙载、刘宗等皆承其衣钵,是中国印学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得到印学高手程穆倩、邵潜、戴本孝的高度好评。
《说篆》是许容总结自已治印心得的一部篆刻理论,不仅为东皋印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还影响了后起的许多篆刻者(略)。对于刻印,他提出“刻印之道,有文法、章法、笔法、刀法”。
在刀法上,他总结自已的经验,首次提出篆刻用刀十三法,并简要解释。这一理论,对于分析、研究东皋印派篆刻用刀艺术,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这一理论,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成功体现(后人评说,略)。
他的篆刻艺术不仅是东皋印派的篆刻艺术遗产,也是中国文人篆刻的宝贵财富。为方便道友分析、研究东皋篆刻刀法,能比较全面地欣赏和理解他的篆刻刀法艺术,例举他的印拓并对应用刀十三法,加以展示和说明。
一. 正入正刀法:以中锋入石,竖刀略直,其势雄,有奇气;例 印:“闹红深处小秦事”。
二. 单刀正入法:以一面侧入,把刀略卧,其势平,臻于大雄;例印:“把痴情说破何妨”“金尊须满月光常照歌席”“此情难与俗人谈”“青青草迷路陌”“诗酒一瓢风雨外”。
三. 双入正刀法:两面侧入石也,卧刀,势平,不可轻滑;例 印:“此情烟水深”“青禽静”“要止谤自修能”。
四. 冲刀法:以中锋抢上,无旋刀,粗刻细白文; 例印:“霜已醉枫塞回书雁”“雲树开秋晓”“无愧人杰”“泉声聒耳惊眠”。
五. 涩刀法:欲行不行,不可轻滑潦草,宜用摹古; 例印:“丈夫作事從收如意”“去日繁华一场好笑”“且归去听歌醉酒”。
六. 迟刀法:徘徊审顾,不可率意轻滑;例印:“果然潇洒”“朗吟湖上香月”“此时情绪此时天”。
七. 留刀法:停蓄顿挫,留后地步,与涩、迟二法略异;例印:“风檣遥度天际”“纤纤池塘飞雨”“肚皮原不合时宜”“因甚春深片红不到绿水人家”。
八. 复刀法:一刀不到,要复之也,看病在何处,复刀救之;
九. 轻刀法:轻举而不痴重,非浅率之谓; 例印:“清风在柳”“手擎春住”。
十. 埋刀法:笔锋藏而不露,刀法着而不浮;例印:“谁跳出贪财套”“楊柳古湾头”“江雨风潮生”“杏花深处人家”“花竹深”。
十一. 切刀法:直下而不转旋,急就、切玉,皆用此法;例印:“有情如欲语”“怡情那惜金如土”“谁是人间真丈夫”“真佳” “酒倾竹叶笛奏梅花”“月落江横数峰天远”“知么”“一曲黄金缕”。
十二. 舞刀法:迹外传神,熟极生巧;例印:“一簾鸠外雨”“莫惜金尊倒”“似痴似醉”“落日媚滄州”“醉倒古乾坤”“任我狂达”“狂极欲将天叫”。
十三. 平刀法:平起其脚,用刻朱文,白文亦间用;例印:“觑人生何事凭虚嚣”“月转花阴”“燕簾莺户”“好襟怀初不要人知”“宫柳萧踈甚尚挂微微残照”。
以上刀法,全在用刀之時,心手相应,各得其妙。
附录:清/许容《说篆》全文:
夫刻印之道,有文法、章法、笔法、刀法。文须考订一本,不可秦篆杂汉、唐,如各朝之印,当宗各朝之体,不可混杂其文,改更其篆。若他文杂厕,即不成文;异笔杂厕,即不成字。章法者,布置成文,务准古印,一字有一字之章法,全章有全章之章法,如字之多寡,文之朱白,印之大小,画之稀密,挪让取巧,当本乎正,使相依颐而有情,一气贯穿而不悖。每作一章.必属意构思,观印之大小,夫白文,以汉文为主,朱文以小篆为主。朱文不可逼边,白文当逼边。朱文不可太粗,粗则俗,不可多曲叠,多则板而无神。若以此刻白文,则太流动,不古朴矣。凡竖宜细,画宜粗,勾连处宜断,交搭处宜白,圈周合须起刀过笔,忌牵连,不宜深细,深则文不自然,细则体多娇媚。纵极工巧,不入赏鉴。惟浅、显、典三字,刻印之妙诀也。
夫用刀有十三法:正入正刀法(以中锋入石,竖刀略直,其势雄,有奇气);单入正刀法(以一面侧入,把刀略卧,其势干,臻于大雅);双入正刀法(两面侧入石也,卧刀,势干,不可轻滑);冲刀法(以中锋抢上,无旋刀,宜刻细白文);涩刀法(欲行不行,不可轻滑潦草,宜用摹古);迟刀法(徘徊审顾,不可率意轻滑);留刀法(停蓄顿挫,留后地步,与涩、迟二法略异);复刀法(一刀不到,再复之也,看病在何处,复刀救之);轻刀法(轻举而不痴重,非浅率之渭);埋刀法(笔锋藏而不露,刀法着而不浮);切刀法(直下而不转旋,急就、切玉,皆用此法);舞刀法(迹外传神,熟极生巧);平刀法(平起其脚,用刻朱文,白文亦间用)。以上刀法,全在用刀之时,心手相应,各得其妙。文有朱白,印有大小,字有稀密,画有曲直,不可一概率意。当审去住浮沉,宛转高下,以运刀之利钝。如大则腕力宜重,小则指力宜轻,粗则宜沉,细则宜浮,曲则宛转而有筋脉,直则刚健而有精神。如一刀不到,则用复刀救之。墨、意则宜两尽,失墨而任意,虽更修饰,如失刀法何哉?然刀法之害有六:心手相乖,有形无意,一害也;轻运紧苦,天趣不流,二害也;因便就简,颠倒苟完,三害也;锋力全无,专求工致,四害也;意骨虽具,终未脱落,五害也;或作或辍,自成两截,六害也。(完)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