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刻及其边款,边款技法格式,章法刀法与修养等

边款,早在汉印的个别印例中已初见端倪,但正式作印章的纪年和制作单位,则是隋唐以后的事。到了明代,文人参与治印,且采用石质印材,始有双刀、单刀的刻款技法应用;内容上除了署名款外,也逐渐丰富起来,除了纪年,尚有上下款及记事、抒情等方面的刻述。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中后期,单刀直刻的技巧更臻精熟,内容也更为丰富多样,除了抒怀、记事外,尚有论印、释注印语出处等;而对边款的形式探索则有所忽视,迨至赵之谦,始以画像砖石之造像移入印款,并加用阳刻,引入魏代《始平公造像记》等碑体,别开生面。

吴昌硕的边款艺术除了继承前辈的技法外,在许多方面更有所发展,达到了前人未及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吴昌硕生于清晚期,成长于清末民初,这使他不仅可以直接借鉴许多前代印人的成功经验,也有许多新出土的文物可资参考,加之他于诗书画印的造诣,因此使他对篆刻的边款艺术有着全面的继承与发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迈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但这个丰富与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吴昌硕早年虽有所继承,有所领悟,但款面的表现较为生硬,也欠全面;中年以后,方逐步丰富与成熟,并形成其特有的艺术风貌。

印面的文字内容,即印语,是有一定含意的,通过印面文字(大篆、小篆或汉篆等)有机组合而成。印章艺术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印面外,还应与边款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进而融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吴昌硕的边款,幅面虽然很小,但方寸之间,都具有寻丈之势。他这种气脉贯通、大气磅礴的特点,是篆刻功力深厚的体现,也是他渊厚的诗、文、书、画修养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的结果。

《吴昌硕篆刻及其边款》,选取了大量吴昌硕的篆刻边款作品,辅以例图剖析,适当以文字阐述吴昌硕边款的主要特征,是一本给篆刻初学者和篆刻研究者的实用工具书。

任何经验以及艺术上的程式规律,都是在前人艺术实践上的总结概括,边款艺术也不例外。而对读者或作者来说,一方面应努力借鉴前人的丰富经验,仔细研究其规律,同时又要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扬其长而避其短(或补其短),加强艺术实践,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开创自己的新面貌。——刘江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