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栏与界格?边栏及其作用?界格及其作用?注意事项?

三、边栏界格应用的注意事项

1.不能喧宾夺主。边栏界格都是章法安排上的辅助手段,是为印章形式、印面效果服务的。与印文相比,它们处于次要位置,它们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烘托印文。不能过于刻意地表现边栏界格,不能喧宾夺主。虽然流派印中用界格的作品很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靠界格形式成功。

2.不能与印文有隔阂感。边栏界格应与印文、章法风格协调。比如圆细朱文印采用厚边,或是吴昌硕、齐白石式的作品采用细边,都是要失败的。运用适度的边栏界格,和印文能达到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如果印章中的边栏界格可有可无,与印文有明显的隔阂感,则说明它们的运用出现了问题。

3.繁简适度。边栏界格为印文的补充因素,其繁简要视印文的需要,过繁则印面闷气,过简则印面散气,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如果印文团聚整齐,没有印边可以形成无边印形式,照样可以产生好的作品。吴昌硕是印边取简的代表人物,在他的朱文印中,只要印文外形整齐,就在此处借边,作品照样神完气足,例子很多,如:吴昌硕用过的印鉴、名款,吴昌硕印鉴、名款大全

4.下边宜厚。古印出于实用,以清晰整齐易识为要,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下边较厚,如《关中侯印》(图14)。流派印以来,除了圆细朱文印一路的工细作品外,一般的印章的下边均较其余三边厚。这是因为从人的视觉习惯上讲,物体的重量最终要靠下边来支撑,印章下边厚一些,不仅稳定沉着,还反衬出篆书重心向上,神采上佳。而且,边粗而文细,或下边粗而其余三边细,本身就具对比效果,也是一种情致。吴昌硕对此最为解意,运用也最为得法,可多留意。吴昌硕的《书徵金石寿》(图15)。

5.印边的向背。印边的向背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靠轻重,一种是靠方向。比如邓散木的《海樵庵主人》(图16)一印,左边、下边较重,上边、右边较轻,印面背左下而向右上,这是靠轻重来突出向背。此印的右边,中间向左凹,呈背左向右之势,与“海樵”二字同向,这是靠方向来突出向背。

印边的向背类型并不复杂,但运用得好并不容易,它不仅关系到文字的向背,对印章的神采影响也很大。好的向背处理,可使印面锦上添花,甚至有点石成金之妙。在轻重表现向背方面,易大厂、邓散木较为突出;在方向表现向背方面,邓散木、来楚生最为解意。

6.界格使用要合理。界格的使用应视印文的需要。界格形式最具稳定性,可以降低字法安排与章法构思的难度,看起来是一条捷径,其实界格分割了印面,对印章的气势亦有所分化。如果只图容易,不论什么印文,一律套用界格形式,则像小学生作业中的空格填字,不仅学不到章法安排的真本领,也显得小气。至今尚没有哪一位印人是靠界格印成功,即是明证。初学者不宜过多采用界格形式。

边栏和界格虽然是篆刻章法中的辅助手段,但是对印章艺术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种只重视文字布局的章法理念是不全面的。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