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章收藏与辨伪,伪印辨伪应从十二个方面入手,分享

八、印台厚度

早期印章的印台指印钮以下的部分,其薄厚因时代而有所变化,如两汉时期官印印台大致在0.6~1.0厘米之间,印台变化的趋势是由薄至厚。过厚过薄者皆要小心。

如西安文物库房藏有一方“军假侯印”(图11)。《陕西出土历代玺印续编》中收录此印时虽未提供印体照片,但从它著录的印台厚0.2厘米的超薄厚度便可判为伪物。当然参照上海博物馆藏“军假侯印”(图10),此印“侯”字误刻,印文单薄已不用再论。

a3805_11

图11 军假侯印(伪) 西安文物库房藏

一次有位藏家拿来一方“某某司马”的6字“汉官印”,汉官印精选,汉代官方印章263方,为篆刻家所器重。仅从他细心描摹的高近2厘米的印台看,我便告诉他此为伪印。而且官名有拼凑之歉,钮式也不伦不类。但这位藏家坚信此印“皮壳”(即锈层)是老的,印是汉代。面对脑中尚无印史框架而又坚信自己“经验”的他,我心中袭上淡淡的悲凉。

九、印章锈色

古代印章的收藏分为古玺印和流派篆刻两大类,其中古玺印中,铜印占了绝大多数,铜印篆刻教程,铜印用什么刻刀,铜印篆刻步骤?。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曾长期埋在地下,即使为传世品,也会产生锈蚀。如西汉“李信私印”等。古印的锈主要有两个层次,即表面为绿锈,绿锈下为枣红锈。有时绿锈上还有土锈结合的硬块。绿锈在印章表面分布并不均匀,有的地方可能已露出枣红锈。锈层较厚,附着结实。附:篆刻流派及印人略谈,秦汉至今中国主要流派集

近年因藏印之风又兴,市场上伪印甚多。但总的来说,现代伪印的锈无论是用漆调色涂抹,还是用硫酸铜加化学试剂置于潮湿环境下“培养”出来,都有两点共性:第一,锈层薄,涂抹而均匀,层次单调,绿锈色多发白(图12),不似古印真品的绿锈沉古。第二,与印本身铜质结合不紧,较容易除掉。

a3805_12

图12 汉龟钮铜印 右(真)左(伪)

十、印章材质

古代不同级别的人,用印的质材是不一样的,其中铜印最普通,玉、金、银印最尊贵,官印系统尤如此。一次有位藏家拿来一方“古印”请我鉴定,印章竖长方形,大概0.6厘米×1.2厘米。印文为“右空”,鼻钮。右空乃右司空的省文,此自为秦汉“官印”了。但此印有鎏金残痕,我告诉藏家此乃伪物,因为鎏金印汉魏时期是等同于金印的,非高官显宦不能用此。而秦汉时的这种竖长方形的半通官印是级别最低的官才使用的,制度矛盾。再则半通印是同期正方形官印的一半大,即大约1.2厘米×2.4厘米,此印又显然小了。

曾见“夔州防御使符”(图13),以其自称“符”而非“印”,知为明末李自成政权官印,但印文轻佻,边款刀功恶俗孱弱。再看竟为染色印石刻成,而非铜质铸造,钮制更不着边际,知为近年伪物。检索资料,“夔州防御使符”原印铜质(图14),传出山东恩县。印背右刻“夔州防御使符”,左刻“永昌元年四月日造”,印侧刻“宇字贰佰贰拾伍号”。现藏国家博物馆。

a3805_13

a3805_14

图13 夔州防御使符(伪)

a3805_15

图14 夔州防御使符(真)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