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默躬(一八八一——一九六一),名思道,字墨公,号阿默、苦行者、墨居士、默道人、大荒老人,斋名暾斋,四川成都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曾鹤轩为成都著名中医。自幼随父读书习医,遵循祖训,“诗、书、画、刻、医五者通学,以农为主”,接受到旧式教育的全面训练,一九〇八年毕业于四川高等师范学堂。行医之余,兴趣却在书画金石上,家中“拓片盈榻,累数千卷”,曾默躬经常“寝馈其中,他无所计”。
他的篆刻初从浙派,邓顽白派入手,继而直追秦汉,封泥,再研究当时之吴(昌硕)齐(白石)。在艰苦而漫长的艺术探索道路中,他终于悟到,只有印外求印,才能达到崇高的艺术化境。由此,他进而以刀为笔,以石为纸,以金石碑帖字体入印,在商鼎、铜器、汉砖、瓦当间参悟刀法,从绘画章法、书法行气中参悟结构。这样,他终于打破了印的方园樊笼,解脱了西泠八家的刀法,发展了吴齐的篆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治印的风格有雄强、遒劲、苍秀、婀娜、方寸之间具有无穷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齐白石在题《门人罗祥止印谱》中有过评语:“今之刻印者,唯有曾默躬删除古人一切习气而自立……成都曾默躬为余神交友。”这话是从篆刻艺术的理念上来讲的,曾默躬的篆刻创新意识极强,从字形的表现形态、印面空间的布白、运刃的刀法等,与齐白石有相契之感。在近现代画家吴作人的眼里,曾默躬可尊为“一代宗师”。对于他的绘画,齐白石老人有《题曾默躬画》二首,其中一首如此称赞:“读书然后方知画,却与专家迥不同。删尽一时流俗气,不能能事是金农。”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