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谱,顾名思义是汇集历代官私印章及印人所刻印章作品的一种专门载体。它是历来篆刻从实用到艺术形态的汇编,也是后人学习篆刻艺术必不可少的范本。明清以来,文人参与了印章创作,印学研究风气大盛,印谱作为印章的载体便为印人和爱好者们所宝爱,喜爱收集印谱的文人学子大有人在。然而由于篆刻一直以来在历史上被认为是雕虫小技,很少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乾隆年间编辑的《四库全书》中,也未收录印谱这一类书籍,而仅在《四库存目》中收入寥寥数部印谱的书目,这种忽视对印谱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篆刻小站将就印谱的起源和发展、印谱的分类、印谱研究的价值三方面进行介绍,以使大家较全面的了解印谱的基本情况。
图一、《集古印谱》
一、印谱的起源和发展分期
印谱的起源,目前印学界公认的是成书约于北宋大观年间的杨克一《集古印格》。其后由宋至明初近三百年间,据典籍所载,先后有《宣和印谱》、赵孟頫《印史》、姜夔《集古印谱》、吴叡《吴孟思印谱》、杨遵《集古印谱》等十余种印谱问世。虽为数不多,却可谓是印谱史之初创时期。
图二、《集古印谱》
明隆庆六年(1572),顾从德以自藏古玺印,商借友朋亲好的部分古印,合计约一千八百方,钤印成书二十部,名之曰《集古印谱》(图一、图二)。三年后,又加以增删,翻刻枣梨板而成《集古印谱》(又名《印薮》(图三、图四))。从此以后到明末,便是印谱史上之勃兴期。时人称:“武陵顾氏集古印成谱,行之于世,印章之荒,自此破矣。”(《印章集说》,甘旸),又称“尔时家至户到手一编”(《金一甫印》谱序,赵宦光)。人们对印谱的爱好盛况空前,社会需求使印谱迅速繁荣,《集古印谱》问世后至明末七十四年间,各家辑录之印谱数量约有一百余种。
图三、顾氏《印薮》
自明末以降,篆刻艺术有极大的发展,文人辑录印谱之风愈加炽热,但凡有造诣的印人,几乎都会为自己制成一种印谱。各种分类,也逐渐明晰,可称是印谱发展的高峰期。
据估计,若以1949年为限,历代印谱或流传于世,或见之于谱录,较为可观者大约有五千来种。
图四、顾氏《印薮》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