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三千年的印章史的长河中,如果说哪一方印章最为重要,我想毫无疑问应该是传国玺。所谓的“传国玺”,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命丞相李斯(传说中是)采用和氏璧作为材料,在上面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后来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史籍记载中,还可以找到这方印的流传脉络。它作为国之重器,王权的象征,一直处在各种政权的你争我夺当中,最后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我们就用这方玉玺中的后四个字“既寿永昌”,来刻一方汉金文风格的印章。
我们首先看一下这四个字的字形。
我们现在看这四个字,它本身已经是非常规整了,而且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我们要刻一方无边的印章,这种情况下,字与字之间的结合,应该更加紧密。我们看“寿”字和“昌”字之间,它有一定的嵌合契机。而“永”字和“既”字的字形,有一种比较背向的感觉。这样的话,我们就调整一下“永”字的字形。我们一个这样的比较简单的字形,来增加“永”字和“既”字之间的穿插嵌合。下面我们画一个大概的印稿。
我们看这个印稿,根据我们刚才讲的思路,“永”和“既”之间,“寿”和“昌”之间,都有了微妙的嵌合。四个字中间的空间,呈一种S型的分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放弃印边,刻一种细线条的汉金文风格的印章。它整体的章法看似松散,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获得了一种轻松自由之中的秩序感。我们按照刚才的思路,精心设计一个印稿,现在我们采用复写上石的方法,上石镌刻。
我们开始用中性笔来描这个印稿。在“寿”字的末笔,我们加入了一定的隶书像雁尾一样的成分,增加它一点轻松自由和飘逸的感觉。在“永”字的这三个收笔的地方,我们多多少少也加一点这样的成分,增加线条的变化和它的韵律感。这方印章的上石就完成了。我们对这个印稿再用笔加粗,让它更加的清晰,达到我们刻制的要求。好,这方印稿我们就修改好了,下面我们就开始刻制。
因为汉金文的线条都是在金属上刻凿的,所以分外地挺劲坚硬。我们在刻这方印的时候,也选择了一种比较清劲、爽健的刀法。在刻边缘线条的时候,一定要从外往里刻,不要从里往外刻,以防止因为用力过大,而出现崩裂而导致完全失败的教训。像“既”字右边这样三笔图像的排叠笔画,既要注意到它整体的统一,同时在统一中又要有一些随机生发的刀法上的变化,使线条在统一之中有丰富的效果。在一些线条刻制中如果说出现留得过粗的情况,需要补刀的话,尽量也用刻的方法,不要去刮去削。用刻甚至是竖切的方法,它的线条力度会好得多。如果采用刮削,它最后盖出来的印花的线条效果会比较单薄。
这样的印章,在方折处的处理,和细朱文不一样。细朱文一般在转折点或者线条的交叉点,它会留下一个比较大的点,就类似于焊接点,这样能保证笔画在圆润之中有凝重的效果。而汉金文这种印章,它的线条基本上还是斩钉截铁的,所以说它线与线的交接基本上都是采用直切的方法完成的,见棱见角,非常有力度。
另外我们还要强调,每一根线条在双刀里面,都是有四刀刻成的。双刀一般来讲又叫复刀。一来一往,谓之“复”。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它是由四刀完成的呢?主要是为了强调对线条起收形态的刻画,就是线条的两头。大家不要忽视对起收形态的刻画,虽然说这里很简单,也可以带过,但是线条的起收形态往往对线条的力度和审美归属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所以说,我们要强调这种双刀的线条,每根线条都是由四刀刻成的,就是让大家关注这种起收点的形态塑造。下面我们就是要刻“寿”字这个收笔的长笔画,我们给它留的稍粗一点,让它有一定的雁尾形的形态。
好,“既寿永昌”这方印的文字,我们已经刻出来了。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线条之间这些多余的石花给刻掉。在刻石花的时候要小心,特别是临边的地方,要用切的方式去刻,避免因为削刮刻坏了线条的形态。
好,观众朋友,我们已经把“既寿永昌”这方印刻制完成了。现在我们就通过印泥钤盖来看一下它的效果。
“既寿永昌”这方印最终的效果已经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到这方印虽然没有印边,但是四个字之间进行了比较巧妙的穿插嵌合。比如说,“永”字这两笔对“既”字的穿插,“寿”字这三横和“昌”字上部的嵌合交接,以及“既”字和“寿”字的交接,非常紧密。它虽然没有印边,但是并不松散,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方印比较巧妙地利用了印文字形的结构来加强联系,营造出一种既紧密又富于巧思的一种关系。
好,观众朋友,“既寿永昌”这方印的创作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