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捶拓始于隋代,最早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临摹习字。到盛唐时,这种临字方式被贵族士大夫广泛采用。到南宋时期,拓片的拓制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拓片在制作时,先把纸润湿后再上到碑刻上,拓包蘸墨捶拓而成,后又经过托裱。
拓片,是以湿纸紧覆在碑碣或金石文物上,用拓包沾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而成的印刷品。
拓片的拓制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墨色深黑有光色的谓“乌金拓”,黑色淡而匀净的谓“蝉翼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在这个基础上,还有碳灰拓、颖拓、画拓、撕纸拓、隔纸拓、擦拓等技法。从色彩上分类,又有墨拓与朱拓两种。墨拓比较适合于文人的口味,也合乎传统的阴阳哲学;朱拓采用矿物质朱砂颜料,初拓用朱,代表珍贵,也有驱邪的用意。
拓片种类繁多,包括碑、墓志、摩崖石刻、石经、佛经刻石、经幢、造像铭文、刻帖、游记石刻、画像石、画像砖、塔铭、造桥铭、图画刻石、钟鼎铭文、瓦当文字、砚铭等。这些文字资料分别记录了人类历史的一些片段, 对研究古代历史和书法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不仅碑石文字能拓印,金属器皿以及骨、瓷、砖、木、玉等器物也可以拓印。从形体巨大、字迹与纹饰粗放的碑碣,到形体较小、字迹与纹饰纤细的铜器铭文以及阴刻或阳刻的画像,只要需要,都可以进行拓印。有些碑碣和器物拓片,墨色长期不变,是照相难以胜任、难以完成的。由于拓片自有独到的作用与趣味,久为艺坛和文史学者所重视。
传世拓片以碑帖为主,兼杂吉金、摩崖、墓志、造像等, 数量稀少的是砖瓦拓片。秦砖汉瓦之所以珍贵,主要原因是上面有许多当时人们所不了解的图案。清代的文人大多注重文字学研究,而避开汉画不谈,因文字能够“正经补史”。除容易上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汉画所表现的灵异图案多不了解,若传后世,恐留笑柄。所以,清以前的汉画拓片传世极少。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