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铛铛敲出块块艺术精品,拍拍打打拓就片片书画佳作。这幅对联上联说的是碑刻,下联说的是拓片。“丰碑牌” 碑刻与拓片是来之不易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所需工具就有几十种。为求教方家,篆刻小站下面将碑、拓的制作过程合并一起介绍。
1、内容选定
制作碑、拓的第一步是要选定雕刻的内容。只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造就出美轮美奂作品。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都有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增进人们道德情操的功能,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良好的作用。急躁者欲养娴静之心,可欣赏娴静的字画;拘谨之人欲养豪放之心,可欣赏豪放的字画;懦弱者欲养刚强之心,则可欣赏刚强的字画……常观清丽闲雅之文,可发人静逸高洁之情;常观奔腾雄伟之画,可启发人奋发图强之志;常观庸俗龌龊之图,则易使人生肮脏邪恶之念。
2、名家书画
内容选定之后,就要由名家书写、绘画、创作了。
3、显真复印
历代以来,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碑刻大多用作品原件上稿,或由书法家直接在碑石上书写,这两者局限性都很大。用原件上稿,容易弄脏、损坏甚至丢失。为了刻大字,书法家不仅要选用如椽大笔,还要经过专门的练习,才能书写上碑。这个难题有没有办法加以解决呢?
4、遴选石材
碑者,取之于石。石材是碑刻的基本材料,只有好的石料才能刻得出一流的作品。雕刻书画的石料要求很高,必须石质细腻,颜色均匀、纹路少,无杂质,密度大,耐风化。
5、描摹上石
古代上石有两种方法:书丹和摹勒上石。刻帖单纯的是摹勒上石。
书丹(或用丹),即书者直接在石头上写字以备镌刻。丹就是指朱砂。朱砂是颗粒状,比粉状的墨稳定性强,写在光华的石上不流、不走样。墨含油份,遇石收缩,不能保持笔触的原形。另外,碑石一般是灰色或青色,朱砂痕迹明显,便于奏刀。
摹勒上石,是将文字写在纸上,再在纸背以银朱(朱砂)依样勾勒字的轮廓(称为双勾),然后复于备刻的石头上,以纸数层叠放于摹纸上,以石均匀砑磨,使双勾银朱粘于面上,据此可刻。摹勒上石之后书家的墨迹仍然可以保留下来。 刻帖都是采用摹勒之法。
创拓小站方法是:按所需尺寸选好石材后,进行磨光处理,再均匀地涂上一层黑色,就开始描摹了。所谓描,就是指描红,摹,就是摹帖、摹稿。雕刻技师将书画作品的复印件放在碑石上,下面再放上复印纸,按书画作品的外轮廓依样画葫芦,精描细摹。这道工序讲究的是细致,描摹前,技师要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心要静,眼要准,手要稳,慢工出细活,这样才能保证做到一丝不苟、点画无误地将原作勾描到碑上去。勾描完毕,还要对照原稿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有走样、变形的地方。在确定无误之后,才能根据勾描的红印准备镌刻。
6、认真研读
描摹之后,雕刻技师并不急于镌刻上碑,而要先仔仔细细地读帖。碑刻中的读帖与学习书法的读帖十分相近,容易被人忽视。它看似简单,其实内藏玄机,是镌刻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所谓读帖,一是要仔细揣摩碑帖中字的形体与用笔方法,看是方笔还是圆笔,是藏锋还是折锋;二是要研究字的结构特征,如笔画部位之间的长短、高低、粗细、争让、伸缩等;三是要分析字势的特点,看是取横势,还是取纵势,其结构搭配有什么特征,呈现何种态势等。
读帖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碑帖的书画艺术内涵。经常读帖,对书法中的章法、韵味、格调和笔意等难于言表的问题,会不知不觉地有所领悟和理解。这对提高书法修养与雕刻水平,无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雕刻时可以避免机械性地照搬,最终达到碑刻与原作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的目的。
7、精雕细刻
研读完之后,雕刻技师对原作的形神气韵已了然于胸,便开始操刀,灵心潜运,按描摹的轮廓进行细致地镌刻。
镌刻书迹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尽量忠实书家的笔迹,纤毫不爽。如《李思训碑》和真赏斋贴。另一种是注意刀刻的效果,例如方棱笔画,除非有意描画,否则是毛笔难以写出的。像《爨宝子碑》和《龙门造像》。这类刻法与墨迹的差别甚大,是书刻结合的艺术。
主要的刻法是“单刀斫入”,斜刀刻字,使得每个拟作的字口向内倾斜,成一锐角。
还有一种刻法 是“直刻平底”字口的变化就不会很大。如东汉《礼器碑》。
雕刻过程中,一笔一划,粗线细描,无不全神贯注,精雕细刻。在雕刻技师的熟练操作下,刻刀灵动飞舞,如同神仙施法,巧妙地把原作镶嵌在碑石上。
镌刻业是一门独立的行业,它既不同于治印,也与普通石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加工行业,一般学艺需5年才能出师。镌刻有尖底、平底、圆底、凸底、麻底、阴刻、阳刻、双勾等多种技法,技师要根据书画家的要求或根据作品本身的书风、画风和用笔特点等选择各种技法。
8、精细验收
碑刻是拓片的底模,拓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碑刻的质量。比如,蝇头小楷要刻得钩划俱精,人物肖像要刻得毫发毕肖等等。所以对碑刻检查验收要细致严格,不讲任何情面。而每个参与检查验收的人员本身就要具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功底。
9、挑选纸墨
如果说碑刻只是拓片制作的序曲,那么,挑选纸墨就正式开启了拓片制作的篇章。
制作拓片时,对纸墨的挑选是很有讲究的。传世拓片之所以被称为艺术珍品,除其所拓之物本身就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之外,还同拓片所用的纸和墨有关系。我国造纸术和制墨术技艺高超,除便利于文化传播之外,还能使拓片更为传神。所以历代以来,良纸、善墨都是拓片传播和保存的主要条件之一。
先说说纸。拓片一般采用宣纸,因为宣纸性能优良,具有较长的纤维组织,柔软而富有韧性,能够牢固地附着于器物的表面,从而有利于拓出细微部分。此外,宣纸还具有很强的固色性与还原性。正因为宣纸具有这些优良的特征,所以上千年来,一直被选为拓片用纸。
再来说说墨。墨是传拓的必需品之一。墨分“油烟墨”、“松烟墨”两大类。油烟墨以桐油灰制成,色泽鲜亮姿媚,松烟墨以松木烟灰制成,颜色乌黑沉着,不泛光泽。现在也有用瓶装墨汁或新研发的墨水,效果都很好。拓片除用墨的黑色外,还可用其他颜色制作,如朱拓。朱拓采用朱砂色或其他红色,可以制作成红色的拓片。中国古代对朱拓十分讲究,尤其是贡品,往往喜欢在朱砂色中加入名贵香料。用这种朱砂色制作的拓本,一经展开,便会满室生香,红光照人,吉祥之气盈盈而升,故深得人们珍爱。当然,朱拓不一定非用朱砂色,其他红色也可使用,只要能与拓纸融为一体便可。
10、熬制中药
与一般的书画作品不同的是,拓片制作的基本材料除了纸和墨之外,还要增加一种中药。古人经过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一种适用于拓片制作的中药制剂。这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根部为中药材,用水煎熬后产生的溶液带有黏性,可以使宣纸更紧密地贴在碑面上,这样传拓出来的效果才能生动逼真。这种溶液的粘稠度可以通过水量进行控制。如要传拓一些表面光滑不吸水的器物时,水量就要小于一般用量,这样浆水的粘度就会相应增强,使宣纸与器物丝缝相合,融为一体。
11、必利其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是工具必须得心应手,事情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制作拓片也是如此。传拓技师在制作拓片前就要把拓制工具准备齐全。别看一张拓片轻巧薄软,但所需的拓制工具就有近三十余种。如盛墨器、墨擦、拓包、木槌、打刷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丰碑公司的操作间,亲眼瞧一瞧拓片制作的全过程。聆听着铿锵落墨的节律,呼吸着沁人肺腑的墨香,看着宣纸上影绰的字迹在敲打声中渐渐清晰,想必会别有一番风味。
12、揣摩构思
拓片既是艺术品,又是造型艺术的真实记录,所以它不仅要忠实于实物的原貌,还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要使拓片具有较强艺术性,在拓制前必须运用所知所学进行揣摩构思。
以瓦当为例,在拓制前就要对这块瓦当作全面的了解。如这件瓦当质地如何?是否经得起刷擦、打拓?上面是否有旧的泥土,会剥落吗?瓦当的外廓与中间的图文高低相差多少,是否要撕纸?瓦当的风化情况,粗糙程度,吸水性能,该用多粘度的浆水,能揭下吗?其图文是什么意思,线条感觉浑厚还是挺拔?破损处如何表现?用彩拓还是墨拓?墨色分几个层次,哪些地方当浓,哪些地方可虚?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思索、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拓制起来才能胸有成竹。又比如拓竹刻作品,其刀法如何,层次感是否丰富,哪些地方有水墨淋漓的感觉,哪些地方笔意刚劲,有枯笔感,作品具金石气质、还是文人画风格等等,考虑得越细致、越周详,所拓制的作品就越传神。
13、精心传拓
以上准备,一切就绪之后,就正式开始拓制了。传拓要经过几个阶段:
首先是要清洁碑上的灰尘。
其次是湿纸上纸。纸须先上中药水,上纸由上而下对齐四角之后用刷由上而下,由中而左右,由内而外刷平,同时尽量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密合。
第三阶段:敲打。
1、用刷敲打,敲打时力量需均匀,不轻不重,不能太大力敲打,以免拓纸破裂。由上而下先纵或先横敲打皆可,俟字全部均匀凹入籍告完成。
第四阶段:上色。
1、上色时左右手各执一拓包,(也可一手拿拓包一手拿拓板)左手沾汁,右手揉搓,左手拓包引色至右手拓包(拓板),使之平面均匀,并先行试打在预备纸,查看色泽是否均匀。
2、使用拓包必须上下正打,不可左右斜打或过分用力,亦不可专打一处,也不可东打一下、西打一下;必须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渐次密集,拓拓相连,连续地不轻不重地先纵后横或先横后纵地上色,直至全碑皆上色完毕即可。
第五阶段:取下。
1、选择恰当时机取下拓片,时机恰当拓片不易破损且易于取下,若尚湿即急于取下,则易破裂。
2、大型碑拓于取下前必须二至三人协助,平面放置,让他自然干,若让拓片晒太阳则拓片将形成凹凸不平及僵硬的现象。
传统的传拓技法主要有扑拓、擦拓、镶拓、蜡墨拓和颖拓。这些传拓技法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气候特征和特定的环境中出现的。现代采用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曰擦拓,一曰扑拓。丰碑公司多采用扑拓法。扑拓最早出现于南宋,扑拓是用拓包蘸墨后一上一下顺序往纸面上扑打,有浓墨、淡墨之分,拓工精细者,要拓六、七遍。扑拓容易掌握墨色的深浅,而且适用于各器物的传拓。擦拓墨过浓,在擦拓过程中字口很容易被墨水浸入,所以拓碑帖普遍运用扑拓。
拓片在墨色上有“乌金”与“蝉翼”之分。乌金拓是浓墨本的精品,墨色厚重,黑白反差强烈,且有乌金般的晶莹光亮。用乌金拓传拓器物,能显示原器的清晰与光彩。乌金拓的手法,一般是对器物扑拓一两遍后,用擦拓的方法使拓片墨色乌黑锃亮,有金属般的光泽。操作中尤须注意的是,上墨时必须首先求匀,不能先不求匀而后求匀,更不可使墨透于纸背。乌金拓的主要特点是“乌黑光亮”,字与花纹逼真,不肥不瘦,得器物之原神。
蝉翼拓,又称蝉衣拓,是淡墨本之精拓。墨色淡雅,含蓄蕴藉,具有蝉翼般的薄透感。用蝉翼拓,墨色变化微妙,富有韵味,有利于拓出器物的层次变化。蝉翼拓的方法是:将纸上到器物上后,用稍硬的扑子蘸墨擦匀,另在一干纸上先拓,看这纸上是否有黑点。如果没有黑点就可上墨。每遍必须很淡,从纸上看起来墨色轻薄如蝉翼,做到字真而肥,将器物原来的精神显露出来。
整个拓制过程中,拓者要凝神静虑,心无杂念,如同书画家进入创作状态一样,气沉丹田,意至手端,心手相应,精力集中,手虽拍打,但心静如水,达到人碑合一、无人无我的境界,有时拓师还会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在这种形神俱佳、情景交融的状态下拓出的拓片每每表现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14、收藏保存
将器物经过上纸上墨,并融入拓者的智慧与心血,拓印成拓片,一张普通的宣纸就成为非常珍贵的文化宝物了。但这项工作还不能算是结束了,更重要的则是如何保存好这些拓片。拓好每张拓片,先由拓师自查自验,再由专职验收员检验验收。优良碑拓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要做到墨色均匀、阴阳分明,其二是字迹清晰不渗墨,第三是字迹完整不变形。无问题后,再细心的将拓片放入拓片袋中,及时将拓片的名称、内容用铅笔标在拓片袋上。
拓片的保存护养方法很多,中国传统的托裱对拓片有着保护作用。拓片的托裱是一种专门技术,它与字画的托裱是有区别的。拓片的裱工对于拓片的保存至关重要。好的裱工能使拓片生色,劣的裱工会使拓片丧失风采,甚至使精拓毁于一旦。拓片的装裱与裱画有所不同。因为传拓时是把纸刷在字与花纹的里面,这里面的纸既已伸开,到了拓成揭下后,伸开的地方,决不能或很难恢复如前。所以在裱时不一定非要将字与花纹内的纸用排笔刷开。拓片的装裱形式可分为轴、卷、册及镜心等。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用处,选择不同装裱形式。装裱成轴,既可保持原拓的面貌,又便于陈列展示,还可避免折叠,如挂在室内还能起装饰作用。
拓片收藏的另一方法是:将拓片直接或托裱后夹置在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当中,做上外框。即方便陈列,又便于观瞻,还可使拓片保护在一个封套中,避免触摸磨损。
将拓片挂于厅堂、书斋,庄重、典雅,书香之气顿生,托显出主人的高雅品味,促身心健康。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