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本与搨本区别,拓与搨的释义,相关概念及简要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中“拓”字释为“把碑刻、铜器等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搨”为“拓”字的繁体字,把他们视为一个字。

在《辞源》中,“拓”字被释为:“用纸墨从铸刻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图画纹饰。”其意义同上所释,也就是被人们习惯称为“传拓”或“捶拓”的“拓”字。“搨”在《辞源》中被释为“以纸覆于书法墨迹上而描摹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摹搨之意,而非“传拓”之意。

在我国汉字中有“拓”和“搨”两个字,他们读音相同,均读为“ta”。但“拓”和“搨”字在古籍中都普遍使用,在宋以前正如上文所言,是两个不同意义的文字,只是在宋元以后“拓”和“搨”的字义被逐渐混淆,不在相互区别了。

历史上有“唐摹宋拓”的说法。唐代由于太宗李世民及其统治阶层倡导二王书风,一时间士大夫、文人雅士风靡二王法书,摹搨之风尤盛。唐太宗时就设有弘文馆,置专职搨书人,如冯承素、韩道政、赵模等摹搨之本毫发皆备,下真迹一等,历代宝之,此谓之“摹搨”。所以,有人将搨本充世,归结于唐代碑拓流传较少的重要原因。

到了宋元一方面刻帖之风盛行,另一面唐碑大量的流传,更由于摹搨与传拓对象、功用的不同,拓碑作为碑刻文字复制的重要手段,渐渐地取代了摹搨之功用,故传拓之风大盛。就技术而言,传拓的方式优于摹搨,复制更为便捷,更易于普及,这也致使摹搨逐步退出复制的舞台,可能也是导致“拓”和“搨”两个字,“拓本”和“搨本”两个词的内涵出现微妙变化的原因。

“拓”与“搨”的释义明确了,接下来对以此引发的相关的概念作简要说明。

拓本是以湿纸覆在石刻上或金、铜、砖、瓦等器物上,再用墨或其他颜色捶拓而成的文字或图像,称之为“拓本”。唐代诗人韦应物《石鼓歌》中的:“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黑白分。”指的就是传拓。这里所说的濡纸,就是沾湿的纸;击与扫,指的是传拓的手法。这种经过上纸、刷平、捶打、扑墨拓印,并从被拓的金石和其他不同质地的刻物上揭下来的纸,叫做“拓片”,把它装帧成册,又称之为“裱本”;因为其过程酷似金蝉脱壳,也被人们俗称为“脱本”、“蜕本”。拓本如果以传拓技法取名有平面拓、全形拓、扑拓、擦拓,乌金拓、蝉翼拓、毡腊拓。以传拓墨色取名有墨拓、朱拓、色拓。以传拓原料种类取名的有蜡拓、烟子拓。

搨本则是指摹搨之本。摹搨是把书法墨迹摹搨复制到另一纸上或绢上。因具体摹搨方法的不同,又有多种称谓。响搨,又称“向搨”。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中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搨之,故摩画之摩。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窗景而摩之,有为响搨焉。”宋人赵希《洞天青禄集》也中有这样的记载:“以纸加碑(拓片)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响搨是对搨书技艺的重要改进,利用明亮窗户的光影,字迹一目了然,便于双钩廓填,效果更好。硬黄勾摹为唐代首创,成为搨书中最高技艺。“硬黄者,嫌纸性终带暗涩,至之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纸虽稍硬而晶莹透明,如世所谓鱼枕明角之类,以蒙物无不纤毫毕见者。”(式古堂书通汇考卷三《论临摹二法》)因为纸涂黄蜡,色黄且硬,故称“硬黄”。其技艺之优越在于:因为纸上涂蜡的作用,可始摹搨物字迹看得更清楚些,免于“就明窗景而摩之”的繁琐;涂蜡后,纸不宜渗水,可以防止勾摹时污损珍贵的原件。冯承素所摹搨之神龙本《兰亭序》就是用此方法完成的。

搨书不能代替拓石,这是因为石刻文献与石刻法帖的需求而决定的。就复制碑刻书法而言,以拓石最为简便,最有效,也是最佳的方式。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