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互联网,有了手机微信,开始出现虚拟朋友圈,微信群,每天在圈里各种聊,各种晒。人被圈内各种信息牵制、分割,并乐此不疲,还不忘调侃古人,假如古代也有微信,李白、杜甫、苏东坡的朋友圈如何如何,文徵明、唐伯虎的朋友圈如何如何……
要我说,实在庆幸古代没有网络,没有朋友圈,才会留下那么多鱼雁传鸿,书简信札;那么多雅集唱和,书画题跋。古人的友情多写在信里,记在书里,画在画里,刻在石头里。朋友不在多,友谊的见证却可以千古长存。
清 赵之谦 “绩溪胡澍川沙沈树镛仁和魏锡曾会稽赵之谦同时审定印”
白文长方印,青田石 体高5.3厘米 面纵3.2厘米 宽5.4厘米
今天介绍赵之谦一方多字印,从中看看他的朋友圈。
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号悲庵。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精篆刻,善书画。书法学颜,后师北碑,自成一家。花卉及杂画亦以书法出之,宽博淳厚,水墨交融,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后突破秦汉鈢印规范,吸取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章法讲究,古劲浑厚,闲静遒丽,别创新格,印侧刻画像,亦属首创。
印章“绩溪胡澍川沙沈树镛仁和魏锡曾会稽赵之谦同时审定印”,印面共有24个字,白文加栏。款署顶端及内外两侧,魏书加栏。顶六行:“同治二年九月九日,二金蝶堂双钩汉碑十种成,遂用之。”两侧各五行:“余与荄甫以癸亥入都,沈均初先一年至,其年八月,稼孙复自闽来。四人者,皆癖嗜金石,奇赏疑析,晨夕无间,刻此以志一时之乐。”
印章料为普通的青田石,六面方。为国家一级文物。印文中除赵之谦外,其他三位,先一一介绍。
“绩溪胡澍”即胡澍(1825-1872),字荄甫、甘伯,号石生。绩溪(今安徽省绩溪县)人,是赵之谦认识最早,交往最久的金石之友,早期有六、七年时间曾一同在杭州缪梓幕下,以文章道义相切磋,并同举于己未乡试。
咸丰十年因太平军之乱,胡澍旧居被烧成灰烬,遗业荡然无存,只好携全家逃难浙江,与赵之谦比邻而居。赵之谦有诗记录这段日子:“予为师友哭,君多家室叹。予家方播迁,且幸归来看。君家亦无恙,相见贺湖畔。乱离得欢喜,团聚从患难。寄居于我室,谈笑恒彻旦。僦屋更比邻,酒食互相唤。食贫偏壮气,感事同扼腕。”
由此可见两人情义之深。胡澍善画梅,工篆刻,篆隶书兼善。赵之谦曾赞叹云:“我朝篆书以邓顽伯为第一。顽伯后,近人惟扬州吴熙载及吾友绩溪胡荄甫。”又说:“荄甫尚在,我不敢作篆书。”
君匋艺术院藏有《胡甘伯为赵之谦书》篆书立轴一件,胡澍作品用笔较为圆润,结体规整,而赵氏篆书字形高腰,用笔更生涩。赵之谦所言亦非自谦之辞。两人一生交往密切,艺术上互有影响。
“川沙沈树镛”,即沈树镛(1832-1873),江苏南汇人。(南汇古地名川沙,后有川沙镇,现已撤销,成为浦东新区一部分。)字韵初,或作均初,室名郑斋、汉石经室等。咸丰己未举人,官内阁中书。嗜金石书画,收藏甚富。
同治二年,赵之谦上北京,两人相识,遂成至交。沈树镛是赵之谦篆刻生涯中极重要的催生者,赵之谦先后为沈氏刻印三十来方。赵之谦的亲朋好友大都穷困,而沈韵初是个例外。沈家所藏秘籍珍本极丰,尤富于书画金石碑帖,建造有“内史第”别墅,曾经藏有计汉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众多文物精品。学者俞樾曾称:“沈家收藏金石之富,甲于江南。”赵之谦在北京有一时期借住沈家,遍观其金石收藏。赵氏这一时期所谓“印外求印”的灵感源泉,大多来自于沈氏收藏造像、碑碣、镜铭、钟鼎等。“入都更得沈韵初”,从赵之谦这句话,亦可了解沈树镛在他心中的分量。
“仁和魏锡曾”,即魏锡曾(1828-1881),浙江仁和人,字稼孙,号鹤庐,别署积语堂等。嗜金石考证,于印论尤有心得。魏稼孙人生经历与赵之谦极为相似,祖上乐善好施,盛德硕学,以孝友闻于世,而后家道中落。才华横溢,却五次秋试未中,战乱中仓皇奔避,先后有十二位至亲亡故。后捐官福建盐场大使。
1862年,魏、赵两人在福建偶遇,有相见恨晚之感。对赵氏早有慕名的魏锡曾作诗为赠:“知君家住大坊口,十过君门九回首……”表达对赵之谦的仰慕、亲近之意。魏稼孙对印学的见识和收藏也让赵之谦敬重不已。“稼孙与余最善,不刻印,而别秦以来刻印巧拙有精解,其说微妙,且有让之与余能为之不能言者。”
与魏稼孙认识那两年,赵之谦刻印数量明显增加,赵之谦一面服膺于魏稼孙精到的鉴赏眼光,另一方面,由于赵之谦不甘后人的性格,魏稼孙对其印作的客观评价,激励他对篆刻创作更用心投入。如“稼孙”(朱文印)款:“稼孙目予印在丁黄之下,此或在丁之下,黄之上。”在这样的氛围中,赵之谦的篆刻艺术突飞猛进。
赵之谦前后共为魏锡曾刻印三十来方,两人切磋探讨,以作品论印,刺激赵之谦创作水平提高。从“此意非我无能传,此理舍君谁可言”的印款,可知两人相知之深。
赵之谦一生清贫,但并不孤寂,先后结交的众多金石同好是他的精神支柱,其中胡澍、沈树镛、魏锡曾是他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赵之谦的篆刻艺术从浙派转向皖派,从印从书到印外求印的几个关键转折点,都与他这几位朋友有关,可以说,没有他们几个,也就没有后来的赵之谦,更不会给后人留下这些篆刻艺术珍品。
真诚待人,全心待艺,赵之谦收获的不只是友情,还有求艺的欢欣。知己不在多,三二足矣。爱晒朋友圈的当代人,可知否?
这方多字印刻于同治二年。是年,赵之谦与沈树镛、胡澍、魏锡曾聚首京师,进行考订金石碑版的工作。此印即为四人共同商讨金石的审定印。
此印风格也很特殊,其特殊之处,又突出表现在章法的安排上。由于印文颇长,遂采用了每列字数均等的自然排列法,布置在长方形的印面上,再加以隔栏,把本来极难处理的布局安排得颇为妥帖。整个印面既不作夸张也不作对比,而是一任自然,更显得大气,平中见奇。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