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的大著《中国印论类编》(上下册)最近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当代印学研究中,继韩天衡先生《历代印学论文选》之后的一部全面、系统而富于学术性的印论汇编,是印学理论研究上新的突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这部新著值得学术界和书法篆刻界重视和庆贺。
印论和书论、画论、文论一样,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文人印论在唐宋时发生,到元代之后才发展起来,远晚于书论、画论和文论。正因为如此,有了其他艺术门类理论的铺垫,为其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使得印章区别于一般的器物和杂件,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中国古代印论因印章艺术的历史变迁和艺术审美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和特有的品评语汇,印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是从其他门类如文学、书法等理论中借鉴而来,也有从篆刻创作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如明代印论多强调文学性,印学品评和理论也得到归纳、规范和深化,初步形成印论自身的特色。以周应愿《印说》来说,它是明代第一部系统、自觉研究印章艺术自身理论的著作,是明代嘉靖以后文人篆刻繁荣的必然产物。《印说》继承了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的方法,标题分原古、证今、正名、成文、辩物、利器、仍旧、创新、除害、得力、拟议、变化、大纲、众目、兴到、神悟、鉴赏、好事、游艺、致远二十章。王登在《印说》序言中对这部书给予高度评价,称:“其旨奥,其辞文,其蕴博,其才宏以肆,其论郁而沉。称名小,取类大,富哉言乎!”作为印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印说》包含着丰富的文艺批评思想和印章美学思想。魏晋南北朝以来,文艺批评习惯从人物品鉴入手,产生了风骨、体势等观念和以自然物象比拟人物风神的批评方式,再转而运用到书、画、文学等各方面,其中以梁代袁昂《古今书评》为代表,此书用自然事物或人物情性、风度、形态直接比喻,在批评方法上有了新的发展,并开创了整个文学艺术品评的先例,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周应愿《印说》把《古今书评》中袁昂评书以及锺嵘等评诗的品评方法运用到印章艺术中,如他在此书第十四《众目》所说:“尝览袁昂评书,又览汤惠休、谢琨、沈约、锺嵘诸家评诗,语如数部鼓吹,仆实效颦,只供抚掌。”他从“用印之人群体”的品藻谈艺术鉴赏,指出其印章体现出的意象特征。这些群体的分类,代表了明代社会各阶层的人物,这种以印论人、以人分印的方法,把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审美结合,具有艺术生态的评论性质和人格象征的意义。尽管这种印章批评方法过于铺陈和想象,也有些过分注重形式上的品藻,但在印章批评来说,却为印论中“印如其人”品评之嚆失。又如,周应愿《印说》把唐李嗣真《书后品》的分类方法运用到印章艺术批评中,明确提出印章中的“逸”“神”“妙”“能”四品,这是古代印论在批评方法上的拓展。周应愿把“逸品”置于首位,“法由我出,不由法出”是印章的最高标准,突出了印人的个性特征。“神品”强调“体备诸法,错综变化”“妙品”强调“非法不行,奇正迭运”“能品”强调“去短集长,力追古法”,强调印章中的变化和继承的基本属性,这些探讨印章美学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后代的印章批评理论的框架。《中国印论类编》按《印说》的内容归入各专门门类,成为印论中各专题的重要部分。
明代的印论除周应愿《印说》外,甘《印章集说》对印章理论的全面概括,徐上达《印法参同》集理论、评注、印章于一体,在篆刻创作、技法、工具等方面做全面的研究,朱简《印经》对印人流派的讨论等等,都反映了印章理论在明代的空前发展。清代印论一方面延续了明代文人论艺之风尚,由人论印。如周亮工之《印人传》注重以同期诗歌和印章相比较,以印感旧,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集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印人之所以能够进入文人的视野,与晚明以来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人对印章的认知有关,匠人与文人在交往和合作中,赋予了印章特有的文人品味。另一方面,清代印论又受乾嘉学派影响,讨论印章多涉及金石文字考订和文献考据,如程瑶田《看篆楼古铜印谱序》、翁方纲《铜鼓书堂藏印谱序》、朱象贤《印典》等。同时,由于篆刻家参与撰写的印论增多,他们多从创作实践出发,印论也更为切实。尤其是清中期以来篆刻家大量的印章边款、论印诗、序跋等对篆刻创作中的篆法、章法、刀法等探讨不断深入,同时对印作的风格取向、创作态度、艺术品评等方面,也都有了深入地探究和议论。如“西泠八家”、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等名家,从创作实践出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印论,影响着篆刻艺术的创作。较之明代,清代关于印章创作本体的讨论,有力地促进了印论自身独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印论成果的汇编、整理是清代以来印论发展的重要标志。如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象贤的《印典》汇录印章制度典故,乾隆二十一年(1756)鞠履厚的《印文考略》收集元明清人著作中的论印文字,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四十五年(1780)桂馥的《续三十五举》《再续三十五举》辑录明人及同期印论,道光二十三年(1843)顾湘编《篆学丛书》收录唐至清著作三十种。民国初年,吴隐编《遁庵印学丛书》,近代黄宾虹、邓实编的《美术丛书》,赵诒琛《艺海一勺》、当代韩天衡先生的《历代印学论文选》,汇集了历代重要的论印篇章,对于系统从事古代印论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印论类编》用分类的方法收集印论,以论印章源流沿革、论流派印人、论印谱、论印章审美、论篆刻创作技法及印材工具五类汇辑了历代印论。这种著录方式,突出了学术自身的历史性和系统性,和韩天衡先生的《历代印学论文选》以较完整的印学论著、印谱序记、印章款识、论印诗词编选方式不同。《中国印论类编》重点不在于收录印论著作的全貌,而在于从学科的立场,从研究者和创作者的需要出发,使整理更切实用。所录印论,尽可能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凡涉及作者写作年代、地点、名款都给予完整保留,使其具有理论和史料的双重价值。在《印章源流沿革》一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文人认识印章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伴随着各时代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印人及其流派》一编中,涉及印人师承、取法、变革、创造以及印人的出身、性格、喜好、状态等构成了不同时代的印风,印人在印章上的审美观的变化、影响,构成了丰富的篆刻美学的内容,而关于流派的界定、特征、属性和流派形成的时代条件、师承关系、地域影响、风格特征,对后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论印谱》中,分集古印谱和摹古印谱、文人创作印谱讨论。全书在基本按照作者时代编次的情况下,结合所论印人的时代顺序和印谱成谱的时间加以整合,在《论印人流派》和《论印谱》二编中较为突出。
上世纪30年代,余绍宋先生出版的《书画书录解题》首创按学理分类的书画类著作的分类体系,全书设置史传、作法、论述、品藻、题赞、著录、杂识、丛辑、伪托、散佚十类,在正文前作序例一篇,对分类的原则、及各类的范围、定义、性质详加说明,使所录书籍有所归属,并说明书画类图书的实际情况。他采用了叙录体著录,正文前的总目叙略介绍各书的内容主旨、学术流别和得失。《中国印论类编》借鉴了《书画书录解题》的做法,在每个大的篇目面下,都有专门的提要。提要而兼解题,阐释了编者的主要思想和条目设置的目的。所作提要,书必亲见,言必己出,博稽而精思,力图体现历代印论主题内在的关系,兼顾对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两方面的读者都能有所启迪和引导。
印章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产生于印人的内心世界,又要在创作中“形之于外”,在方寸之间的印面上表现作者的审美体验,构建一个印章艺术的意象世界,这其中就包括丰富的内容。在《论印章审美》一编中,编者分列宗法、印与诗文书画一体论、摹拟与反摹拟、自然天趣说、笔意论、印如其人说、巧拙与雅俗、寄托、情性、兴到、写意与传神、风格与趣味、印从书出论、印外求印论、入古出新、品评、学养等十八个专题,这是对印章审美观念的全面概括,也是对中国古代印论中关于印章审美认识的基本框架。这类印论,是论家在品赏印章艺术的过程中,直接体悟印章的意蕴所感所论,从印章审美中流出,和感性密切联系,同时这种“体悟”中也蕴含了理性的积淀,其具体而丰富的印章审美认识使得中国篆刻艺术丰富多彩,也导致了同一论题范畴的多义和含混,只能从不同语境和角度来体会印论的内涵。因此,书中这十八个专题也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印章审美的大框架下,互相融通,互相生发,互相补充的。在《论篆刻创作技法》一编中,分列创作技法、篆法、字法、章法、刀法、边款、印材、治印工具等,把印章创作本体的文献汇成专题,以凸显篆刻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性。
《中国印论类编》所辑印论,从五代刘、宋代米芾到现代傅抱石、来楚生、陈巨来等印家和文人,所辑资料力求搜集不同版本,彼此互相钩稽,较量异同,慎审优劣,辨别折衷,抉择去取。而录正文时,以一本为主,并于篇末注明所依版本。凡遇可疑文字,必博求诸本,甚至征诸相关文献及印章实物等类资料比勘,择善而从。个别字句据他本或其他资料改正和增补,或有异文足资参考者,则出校记注明。对于历史上虽有流传但剽窃他人著作者予以辨伪和清理。如《遁庵印学丛书》中署名文彭的《印史》,实为甘《印章集说》之内容;清初伪托为何震的《续二十五举》,多来源于元代吾衍的《三十五举》和明代周应愿的《印说》;清乾隆时期陈克恕《篆刻针度》多取之明徐上达的《印法参同》等等,这类情况,在书中都注意汰除。编者还特别注意把版本学、目录学以及校勘、辑佚等治学方法和古籍整理手段应用到印学文献的整理和发掘中来。历代印论资料庞杂而分散,编者辨别版本、细致比勘,并运用一般人不易见的珍本、孤本、刻本、抄本、稿本和传世墨迹等,核对其中的讹字、脱文、衍文、文字颠倒、错乱等情况,正本清源,加以更正并出以校记,也有利于深化对印风来源、印人取法、流派特征、印作解读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印论类编》的另一特色是注意印论作者的研究和资料收集。凡编入书中的印论文献的作者,在篇后有专门的印论作者传略加以介绍,包括生卒年、字号、籍贯、传略、主要著作和书中所录论印的篇目。这部分写作特别注重对名不经传印人史料的沟沉,并注明与印人相关的印谱资料,凸显了印人、印论与印史的密切联系。全书共收录印论作者多达五百八十七人,远远突破了我们常见的材料。尽管部分印谱序跋作者失考,但到目前为止,此部分传略是关于印人印论最为详实和丰富的。此外,书中所附录的上百幅关于印章、边款、古籍序跋、墨迹等也大大增加了印论的直观性,既表明文献之来源,又有助于阅读文献。
1994年,黄先生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印论的著作――《中国古代印论史》,对古代印论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被学界誉为“中国古代印论研究的第一块碑记”。现在这部百余万字的《中国古代印论类编》,是《中国古代印论史》的文献汇录和补充,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印论史研究的资料。正如祝竹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如果说《中国古代印论史》草创于先,仅开荜路,则《中国印论类编》精编于后,已经是泱泱乎古代印论之集大成。其胪举之博,沉浸之深,寻源审变,详稽矜核,类于中国篆刻学的一本分类总录。此书名曰类编,内容全面、深入、切实,编纂系统、科学、细密,条理明晰,便于检寻,它与《中国古代印论史》相辅相承,一纵一横,全方位展示了历代印论之大观。”十多年前,我在南京艺术学院读研究生时,黄先生就在不断修改、校对和补充这部书,现在这部心仪已久的著作终于出版了。我相信,《中国印论类编》将会扩大艺术史研究者的视野,赋于历史上印论文献以整体的认识,进而促进对篆刻学、金石学、文艺学等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反复研读这些前贤理论,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篆刻、书法等创作的理性认识和创作规律的把握。清人张之洞曾告诫青年学子:“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可以说,这部类编就是打开印学理论宝库的钥匙。
【作者简介】朱天曙,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书法篆刻史、明清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