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让之一生所刻印章数以万计,却因战乱及少留边款之故,遗存数量令人遗憾。“子京秘玩”(见附图),一方青田石兽纽印章,虽历经劫难,却幸存至今保存完好。两厘米大小的印面,清俊雅致,别具韵味。十分难得的是,边款记人记事与抒情,具是翔实:“道光丁未仲春,熙载刻于双藤书屋,为小湖仁弟大雅正之,是日,吴门张左泉丈適至,颇见赏。”
篆刻小站今日所见这方印,在它的印盒签条上,还有这样几个字:“继述堂劫余之物”。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种种猜测:是谁在这个印盒上题写的签条?继述堂的主人是谁?那一刻又经历了怎样的劫难呢?
提起继述堂,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就是河井荃庐——西泠印社首代社员、吴昌硕唯一的日本学生,也是日本的印学宗师、汉学家和收藏家。他颜所居曰“继述堂”,那里也是他存放大量中国明清名家艺术珍品的地方。
战争面前,一切生命都是那么脆弱,艺术品在战火之中更是没有一丝的抵抗能力。1945年,在美军的一次东京大轰炸中,十余万人死亡,二十余万幢建筑付之一炬。这其中,就有河井荃庐和他的继述堂。同时,河井荃庐用三十余年心血收藏的中国明清书法名画,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在轰炸的第二日清晨,河井荃庐被发现手持水桶,躺倒在已被烧成灰烬的房屋前。他没有死于轰炸,没有死于火灾,而是死于万念俱灰和彻底的绝望。
河井荃庐的学生小林斗盦劫后在继述堂废墟中找到一把烧残的篆刻刀,那是吴昌硕曾经用过的刻刀,他赠予河井荃庐,那里面充满了老师的鼓励与钟爱,可以想见河井荃庐生前对此会是多么的珍爱。而同时幸存的,还有一些明清名家的篆刻作品。此后,这些一直珍藏在小林斗盦的怀玉印室中,吴让之的“子京秘玩”就是这其中的一方,其印盒上面的“继述堂劫余之物”,即是小林斗盦所题。
从是印边款中,我们看到,此印作于道光丁未,即1846年,那一年,吴让之47岁,正是人生与艺术生命蓬勃而醇熟的时期。此时他还居住在家乡扬州城,几年后,同样因为战乱,他失去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背井离乡,逃难到泰州。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吴让之在泰州的十余年间有一个相对安稳的创作环境,得以在此期间留下大量优秀的书画篆刻作品。
吴让之的这一方保存完好的传世之作,刻为其小湖友人文房雅玩,堪称是一件百看不厌的佳作,赏之令人心旷神怡。四字朱文布篆圆润流畅,自然书写在均分的印面之上,从而产生落落大方的三疏一密布局。四字间穿插联系紧密而自然,边框虚实之间的变化,让小小的印面空间,自由而生动。心手合一,刀笔合一,令此印作淡然自如,娉婷婀娜而趋于完美。
作为日本的印学宗师,河井荃庐用尽生命以竭力保护的艺术珍品,自当非同凡俗。一向在边款中惜墨如金的吴让之,不仅在这方印的边款中记时记事,更将他人的赞赏一并记录了下来,此举也可想见,此印在让翁自己看来,也必定是一方得心之作。
文明世界所传世的艺术珍品,满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无法预见的三生三世的劫难,今日的相遇,自是上天对于我们的赏赐。我们也会在年龄的增长与种种经历之后,渐渐明白人生中一切的美好,尽是平凡生活之外的美妙礼物,值得我们格外的珍惜,并用内心的温暖,温柔地去靠近它,靠近,再靠近一点儿。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