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图与邢侗、董其昌、米万钟并称“明末四大家”,其书迹流传至日本,对日本书坛影响甚大。明朝末年,福建高僧隐元和尚隆琦把张瑞图的书法带去日本。篆刻小站转载。
张瑞图,出生于福建晋江(今泉州)。字无画,其一生所用室名别号颇多,六十岁以前常用长公、二水、果亭山人等,晚年自署白毫庵道者或白毫庵居士。万历三十一年(1603),在泉州府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万历丁未(1607),赴京参加会试,并以殿试第三名获进士出身,官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六年(1626)晋礼部尚书,参与枢要。历任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时正值魏忠贤宦官擅权,张瑞图为其手书生祠碑文。崇祯元年(1628),魏党败,已致仕还乡的张瑞图因同党,列入逆案,赎为民。清修《明史》将之载入“阉党”。数百年来,在人品决定书品为主导的文人品藻标准下,对张瑞图的评价褒贬有之,备受争议。然而在史书中,张瑞图除了书碑之外,并无更多品行不端的指摘。故不能因人废书,以一事致书品人品俱毁。
张瑞图的书法风格鲜明,矫矫不群,有推倒一世之概。他以直率自然的运笔独抒性灵,以疏朗跌宕的章法、奇崛变化的结体、爽利强劲的线条,形成“奇逸”的书风,力矫明代书坛主流姿媚的时弊,创造出迥越时流的艺术价值。赢得众多赞誉。
张瑞图艺术风格的发展,与生活境遇的变化紧密相关。崇祯二年(1629)以后,他一直居住在晋江家中,过着循迹山林,放情诗酒的隐居生活。在书法作品中,他多次书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米芾的《西园雅集图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及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杜甫等人的诗歌,这些是张瑞图此时生活和心境的反映。这段时间被世人称为他艺术创作的第三阶段。
此行书八屏,书苏轼《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词二首,款署“崇祯癸酉(1633年)仲冬望后之二日,为震南翁词丈书。”钤有“白毫庵主”、“无画氏二水果亭书画禅”印。张瑞图时年六十四岁,书风已初现晚年风貌。用笔不再尖利紧勒,笔画不再连绵不断,气势不再咄咄逼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率意任真,萧散淡泊的意蕴,与佛家提倡的自然适意,了无所求的原则相契合。
每一幅近两米高,依次排列,极具视觉冲击力,组成了一个有情有相的艺术世界,观后令人回肠荡气。在整体章法上保持了中期的特点,上下字距紧凑,左右行距疏朗,但节奏趋向缓和,字与字之间也少有连笔,给人以一种不激不厉的感觉。几处长长的拖笔,坚韧而有力度,宛如乐曲中的休止符,在提按跳荡的笔墨变化中,不断开启新的篇章,气势始终一贯而下。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