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薄意是寿山石雕中独具特色的技法,自其诞生起,便与文人画息息相关。薄意是同时兼有国画与雕刻特点的艺术,创作过程犹如在石头上作画,其题材囊括了山水、花鸟、虫鱼、人物等,国画中的闲情逸致皆可在寿山石雕中觅得。因而,笔者欲在此文中与大家共同探讨寿山石雕中的薄意技法,分析其中的奥妙,共赏内蕴精神与文化。
关键词:寿山石;薄意;审美
薄意属平面剔地浅刻浮雕,雕刻层很浅,创作时追求中国画理和线条韵趣,善于绘画的人方能创作出好的薄意作品。著名金石学家潘主兰对薄意的释义为:“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早期的薄意雕刻题材多出自文人画,花鸟、山水、人物、鱼虫,国画中的闲情逸致皆可在寿山石雕中觅得。而在笔者看来,薄意技法深藏奥妙,若是没有深入研究,很难悟到其中要领,因而在此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寿山石雕史
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史源,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朝,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清宫遗存的寿山石雕刻作品近两千件,包括帝后宝玺、造像、文具、摆件等不同类型。从古至今,“石痴”众多,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对寿山石雕爱不释手,汇成一股“寿山石旋风”。如今,寿山石位列我国“四大国石”之首,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寿山石雕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寿山石文化是闽都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据地方史料记载,隋唐时期,位于寿山村附近的寺庙便开始利用寿山石制作器物进行传教,为寿山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到了宋元时期,文人喜好主导了社会风尚,再加上“以石入印”的风气萌发,进一步奠定了寿山石发展的坚实基础;至明清时期,寿山石因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洁净如玉的质地,获得了文人雅士和达官显贵的青睐,成为著名的图章用石,当时的贵族崇尚精致华丽,喜欢赏玩掌中之物,促使各地民间艺术追求精致和高雅,也因此将寿山石雕艺术推向辉煌的巅峰。此外,明末清初,寿山石雕还形成了“西门”和“东门”两大艺术门派。约在同治、光绪年间,福州的潘玉茂和林谦培两位石雕高手,承杨玉璇、周尚均技艺,各有发挥,潘玉茂与族弟玉进、玉泉一道在居住地福州郊的凤尾乡传艺,形成了“西门”派风格;林谦培则由弟子林元珠在福州东门后屿乡收徒传艺,发展成“东门”流派,被后世尊为“东门”流派鼻祖,而薄意正是源自“西门”派。林清卿大师的薄意,相关的文章论述者很多,在其之后,薄意技法备受追捧,无数雕刻师通过薄意技法创作出诸多美轮美奂的作品。
二、薄意技法发展史
寿山石雕技法中的薄意技法,传承有序。“西门”派鼻祖潘玉茂总结前人经验,形成了薄意雏形;林清卿大师则“引画入石”,开启了薄意技法的新面貌,直至现当代,越来越多的雕刻家创新了格局,这个日臻成熟的发展过程,也不过百余年之久。严格上来说,薄意这种微浮雕技艺在杨玉漩、周尚均手上已经初见端倪,不过他们主要还是以浮雕技法雕刻一些花纹图案用来衬托印钮。薄意技法发展至今,题材更加丰富,商周的钟鼎铭文、明清的文房竹刻、岁朝清供等题材也被手艺人引入寿山石雕艺术中,用于传达心境。薄意成为清雅的代名词,也是手艺人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薄意创作的过程如同画家作画、书法家写字,都重在表达精神气质,传达一种心境。
从大的方面看,薄意技法的诞生,是手艺人珍惜材料的结果。在优质玉石资源极为稀缺的大背景下,手艺人对“病石”也开始爱惜起来,为了巧妙掩饰瑕疵,同时保留石体本身,愈来愈多的印钮在印体四周的雕饰也越来越浅。面对珍贵的石种,雕刻师纷纷开始选择“随形”雕刻,例如田黄石、荔枝洞石、芙蓉石等名贵石种,一般会利用薄意技法随形创作,以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石价值。薄意技法的出现,使得石材天然筋格、裂纹和砂隔有了艺术性的转化,诸多有“石病”的章材上常常能看到利用薄意技法转换成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纹饰,更显意趣生動。
因此,擅长薄意技法的雕刻师在“相石”时,首先考虑的是对石材天然的色彩、肌理、形状的运用。因为每块石材不同,适合雕刻的题材也有所不同,对于材料中色彩艳丽的部分,雕刻者多做留白处理以保留其原貌,或借其美色刻画花卉之类题材。若是遇到“砂隔”(石头中的岩石残余),有些可去除,有些则可化为山岩一类的画面。在构图前要事先确定瑕疵的部位,考量石材色彩走向、深度和分布范围的大小,再利用薄意技法化解所谓的杂质,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重要的便是相石,在雕刻前进行,有俏色的石材适合雕刻花卉,石材中有裂痕的适宜雕刻山水,雕刻师要充分发挥石材的原生特点,融入诗情画意。
三、借鉴国画
薄意雕刻是在保留石材原始状态的前提下,将画面布局之外的部分轻微剔除,留下的画面微微隆起,既蕴含浮雕的立体感,又饱含了中国画式的意境和构图。有别于寿山石雕刻的其他技法,薄意技法较晚才诞生和发展,而将中国绘画的构图原理与意境引入到寿山石雕的重要功臣便是林清卿大师,正是他的反复探索和实践,才使薄意技法成为一种成熟的、独具特色的审美形式,将寿山石雕艺术审美拔高了一个层级,其所创作的薄意作品就像是一幅幅国画,意境悠远、画面清雅。薄意作品反映了雕刻家的审美情趣,而构图则是创作出一幅好作品的首要前提。薄意作品的构图大多参考国画,创作时通过构图的“起”“承”“转”“合”让画面有了气势、有了意趣,作品意境高低、能否引人入胜,构图是关键步骤。
薄意作品无论是线条的刻画还是色彩的利用,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雕刻师对绘画语言的提取和锤炼,薄意是雕刻师由“纸”至“石”的转换。创作薄意石雕作品,我们可以参照文人画的画理。中国文人画的画理,底蕴深厚,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中国画可以在有限的尺幅之间呈现出极其广阔宏伟的视觉效果,层峦叠嶂、千里江山、千岩万壑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之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呈现出意境悠远的景象,这取决于艺术家的构图能力。笔者在创作薄意作品时,除了注重恢弘气势的营造,也精心于细节的琢磨,如远山树石若以大写意描绘,那么近处的人物花草则会细心刻画出细节,构图好布局可使画面更有层次。
文人画并非仅仅追求画工上的技巧,更在乎“画外之意”,薄意作品也是如此。技法可以锤炼,可以花时间不断完善,但画外之意难求,它是艺术家丰富人生阅历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沉淀,而且还要求手艺人对书画艺术有所了解,在理解画理和掌握布局技巧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唯有如此,才可营造出大美之境,相石、取俏、构图便是寿山石雕的核心所在,而薄意作品在创作时候也离不开这三个环节。如笔者在作品《香山九老》中,便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法,松柏郁郁葱葱、流水淙淙,一老者安坐于矮石之上,执卷吟诗,仿佛读书声传来。另一老者抚琴相伴,姿态自若。原石色泽内敛稳重,质地脂密温润,以薄意技法保留原石的自然形状,利用石皮刻画出姿态各异的九老,场面生动,热闹非常。由于田黄石十分名贵,故而在创作中极尽所能,借鉴国画的构图,使得画面繁而不乱、排布均衡,远处有云烟飘动,近处则树石交错、石路盘曲。
在进行薄意创作时,虽然不能像画家在宣纸上作画那样随心挥洒恣意泼墨,但也可寄情于石上,将自己喜欢的山水和花鸟虫鱼细心刻画在石上,以石为宣纸,将自我的情愫一一展现其上。纵观名家大师们的薄意作品,在构图和意境上大多借鉴了国画,石材尺寸虽小,也可以呈现出苍茫意境,如林清卿大师用雕刀在石面上推云刻雾、描鸟勾花于方寸之间。他的作品具备“醇”“厚”特征,他所擅长的技法虽被大家称为“薄意”,但其作品并不“薄”,或者说只是技薄,但是画面气象内敛醇厚,若放到手上观摩你会发现,大多整体呈现出丰润的特征。他所刻的作品,最常见的是“清雅”题材,这些题材也多从国画中来,一般为山水、花鸟以及古人诗意,以人物为主题的也不少,且多为佛画(如罗汉、观音)。
薄意与国画相似之处还在于留白,留白得当,可使无景色处似有景色,或可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境界。笔者常常在薄意作品中借祥云掩映隐去远处山水间的许多景物,这样画面看过去比较辽阔,有江山无尽、气象万千的感觉,从而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使得有限变无限,画面也更显丰富,薄意作品中随处可见留白,就像文人画中的留白一样。
四、巧借天然
薄意技法适合处理有俏色的石材,取俏的最高境界便是将色彩运用不动声色地融入到所表现的题材中,让画面更为自然生动,也更耐赏玩。完全纯净素雅的石头运用薄意技法创作,需要靠拓片才能让观众看到画面的细节,而带有俏色的石头利用薄意技法雕刻之后,人们对画面中的景物一目了然。如笔者的作品《鸟语花香》,取材寿山白芙蓉,在原石表面有一点俏红,将其刻画成一枝牡丹,旁边是两鹊翘首,再轻轻刻画一缕祥云在天际飘,诗情画意跃然石上。作品《一帆风顺》刻画了一叶扁舟和两个渔翁,周围有几朵浪花、群山上环绕着祥云,其中渔翁也是取了石头的天然俏色;作品《力争上游》亦是取材寿山白芙蓉,其中有一点俏黄,整体是光洁的素章,那一抹黄色被刻画成一尾黄鱼,鱼儿悠然悠游,白色和黄色互相映衬,十分清雅。另一件银包金田黄作品《一呼群山应》画面颇具宋人山水人物画的气息,笔者刻画了山峦下、松荫间,两位老者,身着长马褂,席地围坐,他们鬓须斑白,眉开眼笑,一个嘴上叼着一根烟杆子,正与一壮汉热聊,一个臂膀里别着烟袋,身后的孩童、狗儿各自嬉戏玩耍,周围的花草摇曳生辉,午后的阳光,透过松针叶在地面形成了斑驳的影子,散发着温暖的感觉,那一缕缕光与老人吐出的烟融合,烟气消散在阳光里……老人时不时吸两口旱烟,自在且从容,人与自然沐浴在阳光里、沉浸在烟雾里,使画面充满怡然自乐的乡野情趣。而在层峦叠嶂、悬崖峭壁间,刻画了些许苍松点缀,巧妙地利用银包金田黄石的那层天然薄白皮来刻画松树,刻画出松针的挺拔有力,也保留了石材本身的美感。作品《赤壁夜游》,笔者利用石材裂纹刻画林壑,水天留白显示出简明随意,江面开阔、渔舟往来,不加雕琢,营造出自然淡泊的意蕴。苏轼与友泛舟于江诸之上,与清风、明月为伴,望景畅谈。云缕涌动,皎月悬天,万顷空明,波光浩渺,汇成幽美而貌远的意境,令人遐思无穷。作品《踏雪寻梅》的画面非常简约,构图由积雪、诗人骑驴与苍劲老梅来完成。原石本身色彩很花杂,但是通过对色彩的解构,原本的花杂变成了俏色,营造出传统国画绘雪的视觉效果……
“裂格”属于石材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这是薄意创作时要重点施力的地方,像田黄石一类带有石皮的掘性石种,笔者在创作中多采用“留皮法”,也就是通过石皮与石心完全不同的质地与色彩进行雕琢。很多雕刻师将石皮取俏雕刻演绎得淋漓尽致,如石卿大师,他的作品《芦雁图》便是利用石皮,取天然俏色,依石赋形,随心所欲,构图巧妙,巧在芦苇的画意,不呆板,而是一枝芦苇倾斜而出,一只大雁宿于芦苇中,另一只盘旋在上空,芦苇和大雁都是简刀略笔、栩栩如生。石卿大师刻画出芦苇的柔韧性和叶片的婉约,既呈现了芦草错落有致、层层交叠的层次感,又表现出挺劲、转折的劲道,因为对天然石皮的巧妙处理,使得画面天然质朴。
林清卿大师的薄意作品也十分注重“天然”之趣,著名画家、篆刻家陈子奋十分推崇清卿薄意的“天然之妙”,他这样写道:“花卉之妩媚生动,写生家罕能及;山水竹木,亦靜穆浑厚。难得在利用石之病,而反见天然。”寿山石是“偶然的材料”,是大自然的尤物,石色、石形的复杂多变成为雕刻过程中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而清卿大师最擅长随机应变,相石而“取巧”。《寿山石考》的作者龚礼逸认为林清卿的作品“真能用刀如笔”,可见清卿的创作在刀笔和心境的驱动下,已然达到畅通自由、天人合一之境,而这种看似潇洒自然的状态,实际上得益于他平日里对石材天然纹理色泽的观察和研究。国画追求“赋色”技巧,薄意技法却考验手艺人的“取巧”能力,在清卿大师的作品中,他对色彩游刃有余的运用和创新把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潘主兰在《寿山石刻史话》高度赞扬了林清卿的取巧功力:“纵使名画家赋色,恐怕也不过这样。”林清卿的一枚花卉薄意作品,在创作时,他不走寻常路,以浓烈的红色刻画出坚硬的山石,相对素净淡雅的黄色刻画花卉,这种取色法打破了常规套路,自出新意。
技法是为了创造美感而诞生的,薄意是为诗意和转化“石病”而诞生的,熟练掌握技艺后,处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时才能游刃有余、胸有成竹,才能挖掘出石头的美,赋予它最完美的形态,使石材与技艺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薄意石雕创作过程中,笔者也充分利用了石材的天然色彩和形态,以达到“天成之作”的效果。
总之,薄意技法的产生最初是为了处理田黄等“以锱铢相计”的珍贵石料,不得已才“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它要求手艺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施展才华,与其他雕刻相比,薄意富于书画气息。薄意技法作为寿山石雕传统技法之一,其前身是从圆雕发展出来的浅浮雕技法,后雕刻层越来越薄,从浅浮雕向薄意过渡,经过历代雕刻家的不断努力,薄意技法日臻成熟,题材日渐多样化,如今薄意技法所创作出的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薄意技法让许多有“石病”的玉石变得更加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傅永和. 行云流水见传神 石以画传刀如笔——福建博物院藏寿山石薄意大师林清卿作品鉴赏[J].艺苑,2013(03):94-98.
2.陈哲.林清卿寿山石薄意雕刻艺术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刘传斌,民进福州市委会教育文化委副主任。擅长寿山石圆雕、立体雕、浮雕、薄意雕刻和篆刻,作品融诗、书、画为一体。现为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福州市台江区政协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工艺美术家、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福州市寿山石鉴定中心鉴定专家、福州市特级名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石雕委员会常委、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福州丝路艺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