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好的拓片往往是精工制作的,它能更好的反映实物的整体面貌,当今照相设备和技术都很先进,但无法取代传统拓片的作用。旧时就有拓片下真迹一等的说法,目前看到少量的民国时期珍贵的刻铜拓片,可见当时就有人重视和收藏。
根据个人制作拓片的一点体会,现将拓片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用图片和文字进行简单介绍,希望朋友们批评指正,共同提高。
材料准备:
1. 拓片用纸生宣如扎花等,垫纸是厚些生宣,报纸;2. 墨或墨汁;3. 沾水用的毛笔;4. 砚台;5. 拓包;6. 打刷;7. 胶皮垫;8. 水盂;9. 喷壶;10. 镇尺;11. 保鲜膜;
下面介绍一些最重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拓包制作:
准备材料:丝绸(越细越好要纯丝的),棉布,棉花(或海棉),保鲜膜,橡皮筋等。
首先用棉花(或海棉)根据要制作拓包的大小做成球状,接触纸的一面尽可能的要平整。其次在面球上先包上一层保鲜膜,再包上一层棉布,最后包上丝绸,用橡皮筋系上(橡皮筋可调整拓包的软硬)。要准备多个大小不同的拓包,也可以做成方型的(棉花中垫相应大小的硬纸夹就可以)。拓包最好一次性使用,一但干了就不能再用。(可以把外层的两种布拆下用水清理干净晾干后继续使用。
打刷:是将纸打入字口或图案内的必要工具,要准备多个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打刷。要求有弹性如能用人发自己制作最好,其它如马棕等也可以。
清理墨盒:
对于制作拓片最重要,字口的清晰程度决定拓片的最后效果。要准备刻刀,牙签,圆规(圆规尖感觉最好用),牙刷,放大镜等。
1. 原则上全新带色彩的最好不清理,虽然拓片效果受很大影响也不要轻易动;
2. 墨盒表面有轻微赃物的,可用牙刷对字口略做清理,只要字口清晰了就可以;
3. 字口赃物很厉害的,要用小刀等清理了,操作时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小心操作尽量不要跑刀,即使刻的露铜了也没关系,老东西上包浆很快,一两个月就恢复了。一面用刀清 理一面用牙刷刷掉脏东西。最后达到满意就可以了。整个清理过程中您能更好体会刻工之美,也对您鉴定真假有很大的帮助。清理的好会更加美观并大大的提升墨盒的价值;
4. 赃物特严重的要特别处理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传拓用纸:
纸对于拓片质量很关键,一定要用好的。尽可能的用老纸,听前辈讲民国时期极品传拓用纸一刀要一两黄金,相当名贵。一刀纸重多少是判断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现在很难买到一刀三斤左右的好纸了,一般都是三斤六两以上的,相当厚了。
现在能买到的传拓用纸如扎花,棉连等生宣,尽可能的要好的。标准是纸张要细腻,要均匀,有拉力,无杂质等,一般要十元上下一张。如能买到八十年代的最好,但要贵些几十元一张。民国时期的纸更贵更好。
拓片用水:
准备水盂,胶水等,简单的做法自来水中加少量的胶水(要质量好的,无杂质的),先在水中滴少量胶水用毛笔搅拌均匀,用手指沾一点感觉是否有轻微的粘连,不粘继续加胶水,过粘加水稀释。总之要适当,自己要慢慢摸索。如果不粘做拓片过程中纸会起来,过粘最后揭不起来。(传统的方法用白芨水也可以就是麻烦些)
拓墨:
对于拓片很重要,要买好的。最好选用康乾时期老墨,要质量好(碎块就可以),如没有新墨也可以,但一定要质量好的。根据用墨多少研磨多少待用。也可以选用墨汁如一得阁的精品云头艳等(一定注意墨汁的浓度要浓一些,过稀拓片时易侵入字口,且墨色淡。要掌握浓淡适中)
根据需要在砚台上倒上适量墨汁,用拓包均匀的吸取。
在砚台一侧无墨的地方反复轻轻锤打,使拓包中的墨汁均匀。
准备多个拓包放入小瓶(罐)中备用。
上墨技法:
擦拓掌握一种擦的感觉,由箭头底部向箭头方向运行,多使用在拓片制作的后期。
根据要拓的墨盒,把厚的生宣叠成比墨盒略大的形状,要两三层并用水沾湿,这样放上所要拓的墨盒盖,就不移动了。(也可以用橡皮泥固定墨盒)。
对于字口不太清晰的墨盒,先期要大拓包锤拓。
后期该用小拓包重点锤拓,力求字口清晰。这个墨盒可惜品相差些,其他的方面我都满意。
简单的装裱:材料如图空白册页,好胶棒等(我个人喜欢动手,喜欢挑战自己,这个方法是自己摸索的,不完善。建议谨慎)。
沿拓片边缘用裁纸刀裁去多余部分。
用剪刀剪掉四角多余的部分
拓片反面均匀涂胶
找好位置,从底部开始粘贴。
粘贴过程中用毛刷轻轻刷牢。
最后低温熨平,一定要低温。
盖上印章(印规为篆刻小站相赠,印章文宝斋作品)。
粘贴好盖上印章,完成。
参考书籍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