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早期印泥上的广告看西泠印社,在印具探索方面的贡献

4.《张志鱼造八宝印泥》(26.5*21cm)

以印笺形式印制,精美可人,文亦由张自已撰写。文曰:“老鱼自戌辰岁试制印泥,至壬申岁始克奏效,中间所受之波折笔难尽述矣。兹订价目于此,以备爱好诸君之定购焉。每两计分四元、六元、八元、二十元、五十元各种,另有一元、二元者不能钤书画用。印泥以不走油、不脱色、不变黑、手摸不掉为佳,试验之法: 钤红于纸,背后用烟卷灼之,黑如墨时仍返红色为佳;黑而不红者赝品也。丙子二月朔北平张志鱼瘦梅号通玄谨志。”

a6856_05

张志鱼,字瘦梅,原籍河北通县,清末迁居北京,擅书画篆刻。他又同时是北派竹刻的创始人,首创沙地留青皮的雕法,能在竹上刻出干、湿、浓、淡的笔触和书法的笔意神韵。曾被聘为北平国立艺专竹雕教授。有史料载,曾有意为赛金花书写墓碑,后因当时的北平公安局长潘筑桂以势压人,强行书写了“赛金花之墓”而作罢。2003年嘉德春拍有其刻的寿山石方章一对以41800元拍出,北京嘉信昌拍卖会曾有 启功画扇一柄,拍出40000元,其香妃竹扇骨即为张志鱼所刻。张志鱼收徒数十人,皆能治印刻竹。我并藏有1936年2月23日《全民报》一份,其《艺术周刊》第19期上有一文为张志鱼出版《寄斯庵印谱》作介绍,云:“金石大家张志鱼,治印久负盛名。本刊前为水灾筹赈会代为介绍。现在张君将近作刊为印谱四本,均有边跋,统计二百余页,印章三百余方,定价每部五元,预订三元。”并记载了张志鱼为当时江苏水灾治印助赈之事,艺术家的善举令人敬佩,张志鱼所造印泥今亦不传,令人唏嘘。
通过这些 “广告”,我们可以对当时的印泥制作、销售等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是印泥制作者既是精通金石书画者,同时又是使用者。他们对印泥的品质能够体会至深,改进起来十分到位,非外人能比;二是印泥的品质不同,其价格亦相差甚巨。潜泉箭镞每两48元,而地字绛霞只有2元4角。节庵纯朱每两1600元,而超品只有200元。璧寿脱缸每两15万元,而珍字只有5千元;三是其每两价格高于同期金石书画家标准润例。如潜泉箭镞每两48元,画家溥儒画例为每平尺32元,邓散木刻石印为每字4元、书法每平尺6元。璧寿脱缸每两15万元,而璧寿轩主徐寒光刻石印为每字5千元、山水每平尺2万元。节庵纯朱每两1600元,韩登安刻石印为每字1千元、书法每平尺1千元;四是其经营基本是以自产自销为主;五是已经初步具有了相应的服务内容。如潜泉印泥明确告知使用方法和修理方法,进行售后服务。张志鱼则将印泥优劣的实验方法广而告之。节庵印泥还提供印泥试样以供比较;六是具有了品牌意识。如潜泉印泥就印有醒目的注册商标,并提醒购买者予以分辨。

查阅资料并通过目前的历史遗存,我们可以发现,在清末民初时被印人广泛使用并认可的印泥不过六七种,最著名者不过漳州的八宝、西泠中人制泥和北京的徐正庵印泥数种而已,若论质与量恐无能与西泠相比肩者。

西泠印泥创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其后的近百年间,有大量的“西泠”麾下的印泥不断创制问世,包括“西泠印泥”“潜泉印泥”“节庵印泥”“鲁庵印泥”等等。“鲁庵印泥”为西泠早期社员张鲁庵创制,在当时名噪一时,吴湖帆、贺天健、王福厂、高振霄、陈巨来、张大千都喜用他制作的印泥。目前,“鲁庵印泥”与漳州“八宝印泥”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宝级印泥。“西泠印泥”经过百多年的传承,目前已经多达10多个品种,在篆刻界享有盛誉,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已成为省级著名商标、国家级百年老字号、国家级驰名商标。

通过这些印泥“广告”和相关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西泠印社中人在印具探索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和对印学发展繁荣起到的作用,同时也映射出出西泠印社在当时的举足轻重的位置。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