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篆刻艺术市场初探,篆刻艺术市场最早的职业经纪人

四、四百年篆刻艺术市场的主要发展阶段

综观明清四百年篆刻艺术市场发展脉络,期间有两次高潮:一是何震作为创始者,开创了篆刻市场,形成第一次高潮;二是以丁敬为代表的清季印人,刻印卖印收入丰厚,形成又一次高潮。

明嘉靖以后,文人篆刻艺术体系逐步确立,以何震为代表,首先在徽州涌现出一大批篆刻家,以至从万历开始至崇祯末年的长达六七十年的印坛,成为徽州人的一统天下。明季印坛高手当推文彭、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五大家,五人中何、苏、朱、汪都是徽藉人。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收录从何震至明末著名印人260人,除去有近50人未注明籍贯,徽藉印人有48人,占到近四分之一。周亮工在《书程孟长印章前》云:“久而黄山无印,非无印也,夫人而能为印也。又久之黄山无主臣,非无主臣也,夫人而能为主臣也。”道出当时徽地习印者众多,且水平普遍较高的状况。这些善刻者,挟方寸铁,游走千里,鬻印为生,在篆刻市场史上留下了开拓者的脚印。

明代印人的润例如何?确切资料不多,只能寻得蛛丝马迹。

明时古印的价格比较高,“尝有从土中得一玉印,文不可辨,需数金耳,大年趣公急售之,后为浣洗,辨其文秦六字小玺也,人以数十金争购,……后尚书之子无非以二百金售之歙人。”而当世印人的价格见诸记录的确实不多。作为开创者,何震目前未见明确的价格记录。我们只能从“槖金且满”“片石与金同价”“今获其寸款片石,珍若琳琅”“海内购其印章,如古玉铜器”等语中窥得一二。何震一生刻了大约五千方印,收入必很可观。《印人传》说他:“性好宾客,挟数寸铁,而食客恒满座”“自奉馔非丰洁不举箸,其食客亦如是。”仅靠刻印却奢靡如此,何震的润例应该很高。梁千秋印价估计也不低,否则,以一介印人,家小之外还养得起侍妾韩约素?周亮工云:“千秋得名后,留心声妓,一意自恣。”看来梁千秋不仅印学何震,在挣钱方面丝毫不逊色,即便其侍妾韩约素周亮工也羡曰:“而得钿阁小小图章者,至今宝如散金碎璧。”。苏宣则更潇洒,唐汝询有《痴先生歌》写苏宣:“忆昔全盛金满籝,结客不惜湖海倾,堂中往往罗群英。雕盘绮食纵横馈,桑落之酒日满铛。”极尽奢华。当然,一般印人就没有这么幸运,文嘉给项子京书画刻印,只得到果饼和白银五钱。其他印人也有零星记载,“(薛宏璧)日坐开元寺肆中,不知为谁何氏之人奏技。来者率计字以偿,多者十余钱,少则三数钱一。”周亮工寻访顾筑公遗印“自余往询后,妇乃讶曰,是顽石乃致周公问,遂高其值,一方动至数金。”虽嗔老妇要价过高,也可窥见印章在百姓心目中的价位。汪关父子以鬻印为生,其子宏度:“尤风流,自命得钱不为人奏刀,必散之粉黛,散尽冀复得钱,始为人作。”显见得金钱来之不难。

从当时书画市场看,仇英画价在“五十金”到“百金”之间。文征明“扇骨八把,每把装面银三分,共该二钱四分。”〔9〕凌濛初的《二拍》中描写到,苏州人文实听说北京扇子好卖“他便合了一个伙计,置办起扇子来。上等金面精巧的,先将礼物求了名人字画,免不得是沈石田、文衡山、祝枝山,画了几笔,便直上数两银子。”可见当时刻印与书画润笔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但据《明会典》记载,正七品官年俸银为27·49两,而米价一石约需六、七钱至一两二钱之间。老百姓一年的费用也就二、三两银子。印人薛宏璧刻印一字至少“三数钱”,多时“十余钱”,一字即能买一石米(今142斤),一年刻五六十个印,就抵个县太爷了。如此看来,明代印人的生存状况相对优良,应该能够衣食无虞,宽裕富足。

晚于何震几百年的丁敬不仅是清中期篆刻的领军人物,更是把篆刻价格推到一定高度的杰出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清季印人创建了篆刻艺术市场的又一个高峰。丁敬的印当时在扬州 “白镪十金为镌一字。”〔10〕白镪十金即白银十两,可说是要价甚昂。据记载丁敬在钱塘江边有一座小园林,取名“带江堂”,花木环绕着几间老屋,名为“落红老屋”,当时,扬州八怪等文人雅士常聚会于“带江堂”中把酒吟诗,书画篆刻,惬意自足。若非收入丰厚,哪会有此种心情?篆刻家胡唐当时也是 “黄金一籯镌一字。”〔11〕以标榜其印之珍贵。郑板桥《行书扬州杂记卷》中曾记,其与金农、李鱓、高翔等:“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而当时一品京官的年俸为360两,一品外官年俸为180两,即便成为宫廷画师年俸也只有100两左右。〔12〕丁敬等金石书画家的收入已远远超出朝廷大员,令人艳羡。

注释:

文中引文除注明外均引自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
〔1〕《天衡印话》韩天衡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
〔2〕《婺源乡土志》清光绪34年(1908) 董钟琪 纂修
〔3〕《五杂俎》明 谢肇淛著 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出版
〔4〕《长安酒人传》明 胡应麟
〔5〕《艺苑卮言校注》明 王世贞著 罗仲鼎校注 齐鲁书社出版
〔6〕《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 金尼阁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7〕《明清书画家尺牍》上海书店出版社 编 1996年出版
〔8〕《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翟屯建
〔9〕《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10〕李斗《扬州画舫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10月一版
〔11〕《船山诗集》清 张问陶著
〔1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印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