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印说浩卷繁帙,皆以论刀法为畏途,为迷途,或不言其详,或玄乎其说,或因袭旧文,或视为末技,或凭空自造大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天衡语)篆刻家对刀法的重视是肯定的,然刀法研究的相对滞后亦是现实。当冲刀、切刀两种刀法从诸刀刀法中脱颖而出,成为篆刻的基本刀法至今已200年余,人们对“篆刻中只有冲刀和切刀两种基本刀法”的观点坚信不疑,诸多关于刀法的研究,着眼点亦都集中在基本刀法之外的辅助刀法之上,刀法研究的相对滞后不能说与此无关。本文在实践基础上向篆刻的基本刀法理论提出质疑,从理论诠释和审美内涵等方面,指出篆刻的基本刀法不是两种,而是冲、切、摆三种刀法结伴而行;摆刀不是冲、切刀法之附庸,而是在冲、切刀法基础上的一个升华。另外,本文首次提出“摆刀”概念,细化对刀法的认识,利于篆刻创作。
一、摆刀法的理论诠释
篆刻的基本刀法不是冲刀、切刀两种,而是冲刀、切刀、摆刀三种刀法结伴而行;摆刀不是冲、切刀法的附庸,而是在冲、切刀法基础上的一个升华。要研究认识摆刀,先从冲刀、切刀入手不失为一条捷径。
冲,《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成,北京大学出版社)释为“很快地向前直闯”;《汉字源流字典》(谷衍奎,华夏出版社,2003年)释为“迅速向前闯”;《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释为“直朝某一方向而去”。可见,冲有自后往前快速直冲之意。《后汉书十七岑彭传》“(鲁)奇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汉蔡琰《胡笳十八拍》“杀气朝朝冲塞门”,《战国策·齐策一》“使轻车锐骑冲雍门”就是这个意思,其内含具有“自后向前直行”的方向性和“快速行进”的时间性。(图一)
冲刀是中国古代印论中屡屡出现的名词,内容差异不大。清陈克恕《篆刻针度》:
冲刀者,字画平衍,清工具备,而其文不见雄浑,是渐积有功而神奇未至耳。则以中锋捉而冲之,此刻白文妙诀也。冲则抢上,无旋刀,如古细白文之类。
清许容《说篆》:
冲刀法,以中锋抢上,无旋刀,宜刻细白文。
这两段印论都强调了“无旋刀”的问题,这正是冲之直行意。清 陈鍊在其《印说》中则强调了冲刀速度:
疾送若飞鸟,谓之飞刀,又名冲刀。
邓散木《篆刻学》(下)有:
冲刀者,自内而外,抢上而无旋刀,一印既成,视有弱处,以冲刀救之;有不足处,以冲刀足之。
之说,再一次强调了“直行”及其应用。
切,《说文·刀部》“切,刌也。从刀,七声。”形声兼会意字,本义为截断,会用刀砍断之意。《汉语大词典》释为“用力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可见,切有自上向下割意。《礼记·内则》“切葱若薤,实诸醯以柔之”,《社记·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都是此意。其内含具有“自上向下行进”的方向性。(图二)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篆刻治印中摆刀法详解,摆刀不是冲切刀法之附庸是升华》上有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