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光澈漾洞庭波,叶培贵眼中最年轻的西泠社员,李莹波

数年前,盛兄景华先生特别郑重地推荐:“一位益阳小伙,人品好,书法诗词都不错,且通过海选加入了西泠印社,是中国最年轻的社员之一。”他叫李莹波。篆刻小站转载分享。

莹波给我看了印蜕、诗稿。印之佳,容后再说。诗词除格律娴熟之外,立意、词句都有想法,可知才情,更见勤勉,年未而立,殊为不易。我即鼓动他考研究生。不数年,果负笈北上,就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得以亲聆欧阳夫子中石先生等明师的教诲。

莹波本科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诗书画印,功底扎实,各类展览,每多中选。我观其志,在于博综约取,而不肯局局于一体一艺。单就书法而论,行草书虽仅旁及,但他曾放大米公尺牍至六尺整纸之巨,酣畅大气,足动观者心弦。篆书于有清邓吴一路,殊有会心,用笔婉转,结构从容,不仅已入堂奥,而且初张自性,精到典雅之趣,可圈可点。偶涉二李玉筋,虽未尽得其轻松自如,而用笔沉着,气息静穆,犹不失本色。书贵静心,莹波得之。

当然,莹波最当行的还是篆刻。

他深信“印从书出”,篆书浸淫既久,又深悟“使刀如笔”的精髓。朱文白文,均主要取法邓吴。朱文刀法迅狠,而书情笔意,跃然印面;白文刀势轻浅,而不板不滞,气韵生动。与学书同样,莹波在篆刻上也不泥一家,而是广收博取,活学妙用,浙派、古玺等风格也颇擅长。莹波还很注重“印外求印”。他常试验金属、竹木、牙角、陶瓷等各种印材,对其特性都有一定研究,掌握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印石篆刻的技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根据内容、印材选择恰当的技法来进行创作,从而实现各种因素的理想组合,内容、材料与表现形式和谐统一,这无疑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他为我刻的寿山石《予山石舍》元朱小印,精整工稳,细腻光洁,与石材莹润的气质相配;而一方用杨木所刻的《培贵》仿古玺印,采用较为粗犷的小切刀,有浙派生拙之气,也符合木印朴实的味道。

无论是书风与印风的统一,还是印风与材料的统一,都体现了莹波艺术创作上具有宏观整体、联系统一的认识高度。了解莹波诗与画的,也能看到他的这种创作思想上的自觉。莹波作诗填词,尽量追求画意,重色彩、感觉、层次;画山水花鸟,也大多具有诗境,重留白、立意、生气。款字、用印又与诗画意境统一,互相辉映补充,可以说具有典型文人画的特征。其诗书画印的精品,有如洞庭之波,莹光澈漾,令人神旺。

莹波性格含蓄天真、中庸平和,常为自己的创作没有强烈的个性而苦恼。其实,假以时日,一旦年轻好学的他把诗书画印都吃深吃透,真正实现各门类艺术之间的格调统一时,一定会进一步与其他作者拉开距离、脱颖而出,体现独特个性的!

心既静,面又广,艺有根,力尚强,这样的莹波,又何愁今后的路不会越走越宽呢?千里可期,我信其必!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