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归昌世“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李流芳“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晚明艺坛名士风流,他们恃才孤傲,任情自适,追求新奇高雅的生活。此时新兴的篆刻已是名士闲情艺术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彰显其风流本色的绝佳载体。其中明末的归昌世与李流芳博学多能,性耽印艺,集诗文、书画、篆刻诸艺于一身,是典型的名士类篆刻家。李流芳曾回忆早年与归昌世一起刻印过程,称:“余少年游戏此道,偕吾友文休竞相摹仿,往往相对,酒阑茶罢,刀笔之声,扎扎不已,或得意叫啸,互相标目,前无古人。”
关于归昌世与李流芳的篆刻风格,万历进士王志坚在《承清馆印谱》题跋中称:“方余弱冠时,文休(归昌世)、长蘅(李流芳)与余朝夕,开卷之外,颇以篆刻自娱。长蘅不择石,不利刀,不配字画,信手勒成,天机独妙。文休悉反是,而其位置之精,神骨之奇,长蘅谢弗及也。”从二人遗存的印作来观赏,归昌世渊雅工稳,而李流芳古拙率真,与他们精心配篆和信手勒成的各自创作作风相关。
归昌世的“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与李流芳的“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印文分别出之唐代诗圣杜甫《写怀二首》与诗仙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五言长句中,皆著录于张灏《学山堂印谱》与顾湘《小石山房印苑》,且有边款,可视为归、李二人篆刻的标准件,足资参考。二印笔力清遒,篆法精良,章法齐整,手法极为相近,可见当时二人创作也是互为影响,尤其在为张灏刻印时潜心设计的态度可见一斑。所不同的是归昌世行书边款流畅潇洒,富有书卷气,与李流芳率真笔法有异,使二人真情流露无遗。
Lot 4274 归昌世刻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青田石印章
印文: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
边款:归昌世为石尹兄作。
尺寸:4.1×4.1×3.1 cm
出版:
1.《学山堂印谱》卷七,P41,张灏辑,1634年钤印本。
2.《传经堂收藏印谱》第三册,P22,刘运龄辑,1818年钤印本。
3.《小石山房印苑》第四册,P5,顾崇福辑,1904年钤印本。
4.《小石山房印苑》第四册,P3, 顾湘、顾浩辑,1925年重辑本。
5.《明清名人篆刻选—小石山房藏印》P15, 顾允元辑,1985年钤印本。
6.《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15,顾允元辑,1985年钤印本。
7.《学山堂印谱》P175,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年。
8.《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上海图书馆卷·学山堂印谱》第十册,P8,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16年。
Lot 4275 李流芳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青田石印章
印文: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边款:流芳为古民兄。
尺寸:3.6×3.3×3 cm
出版:
1.《学山堂印谱》卷七,P50,张灏辑,1634年钤印本。
2.《传经堂收藏印谱》第一册,P13,刘运龄辑,1818年钤印本。
3.《小石山房印苑》第二册,P24,顾崇福辑,1904年钤印本。
4.《小石山房印苑》第二册,P16, 顾湘、顾浩辑,1925年重辑本。
5.《明清名人篆刻选—小石山房藏印》P12, 顾允元辑,1985年钤印本。
6.《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11,顾允元辑,1985年钤印本。
7.《学山堂印谱》P191,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年。
8.《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上海图书馆卷·学山堂印谱》第三册,P27,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16年。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