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张氏家族篆刻艺术概论,崛起、思想与传承,杜恒永

清初,安丘张氏家族篆刻艺术崛起,打破了山东印坛沉寂的局面。在张贞的引导下,其子张在辛、张在戊、张在乙在印学上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不仅成为山东地区篆刻艺术兴起的领军人物,而且形成了可以与江浙一带相抗衡的篆刻群体。

一、张氏家族篆刻崛起背景

[清]张在辛 张柏庭先生八十一岁小照 纸本设色 1731年款识:张柏庭先生八十一岁小照。钤印:怡然自若(白) 自喜文字之间(白)

[清]曹霂 张在乙像 纸本设色

清初,统治者忙于镇压江浙一带反清势力,山东地区较早归顺朝廷,为艺文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明末时期,山东地区兴起的刻碑热潮吸引了大批碑刻家,而这些碑刻家又在篆刻艺术上具有较高造诣,如温如玉、张应召、吴应祈、吴士瑞、吴尚端、吴方来、金茎等来到山东地区从事刻碑活动。这些碑刻家大都来自苏州一带,明代中后期的苏州可谓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篆刻中心,已经达到了“人而能印”的盛况。他们的到来促进了山东地区篆刻艺术崛起。周亮工在青州任职期间,经常召集四方贤士进行文人雅集活动,而且在此期间还进行了《赖古堂印谱》的编纂工作,带动了山东地区文人间的交流,成为清初山东地区篆刻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①。安丘张氏家族篆刻艺术便是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应该讲,安丘张氏篆刻艺术首先发蒙于当时号称“三张”的张嗣伦(1577-1628,字勉斯,号绍海)、张继伦(1585-1645,字汉萄,号学海,晚号雪松老人)、张绪伦(1588-1641,字彝叙,号观海)三兄弟。尤其是张绪伦,与明末苏州印人温如玉、张应召交往甚密,得到这些印人大量刻印,肇起文人篆刻从把玩欣赏到亲自操刀布篆的风气。到张继伦子张贞(1637-1712,字起元,号杞园),这种影响直接导致其将篆刻艺术纳入到整个艺文的学习框架中,并及时得到周亮工的督导与指引。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缄斋,号栎园,人称栎下先生,斋号赖古堂。祥符(今开封)人,移居南京。周亮工于明清两朝,两度官山东(潍县、青州),尤其于康熙二年(1663)年任青州海防道,其不仅有较高的学识,而且嗜印如癖。张贞在跋周亮工《赖古堂印谱》中说:

栎下先生于印章一道独有偏嗜,不特于一时作者如穆倩、师黄、济叔、穆生诸子,求之曾不遗馀力。凡文士中有志斯道者,必令奏刀。得一章半篆,辄喜形于色。积久几至万颗,精遴之,尚存数千,奇丽怪伟,工妙绝世。所谓兰亭无下品也。先生官青州,宾友歙集,必出行箧所携,传观为乐。余每过从,先生以其有同好,命之审定甲乙,然后登谱。②

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每当张贞拜访周亮工时,周亮工都会和张贞共同探讨他所收集印章的优劣,审定甲乙,然后登谱。这对于张氏家族篆刻艺术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种集印成谱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篆刻事业的发展;其次,张贞与周亮工的交往极大地拓宽了张贞眼界,成为张氏家族篆刻艺术兴起的重要原因。

表1 安丘张氏印谱统计表

在张贞身体力行的引导下,他的三个儿子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号柏庭)、张在戊(1668-1738,字申仲,号则庵)、张在乙(1675-1733,字亶安,号缓庵)将本家族篆刻艺术发展至一个全新高度。他们取法于古玺与汉印,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张在辛晚年成书的《篆印心法》,分别对篆刻字法、章法、刊刻、修饰、钤印、印章保存等方面都做了细致明了的介绍,寥寥数语却包含了篆刻的方方面面,成为清代较为杰出的篆刻理论专著。张在戊在篆刻艺术方面同样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理论专著《宝典》共四十八卷,内容较《篆印心法》更为翔实,其中涉及印章制度、篆刻技法、用印习俗等多个方面。长山聂际茂(1699-1767,字松岩)对此大加赞赏,推崇为“有明三百年无此大著作”③,从而为张氏家族篆刻艺术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学术基础。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