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丁敬齐名的篆刻家汪士慎,印与人生,几枚印欣赏解析

1754年,扬州的秋天甚是让人迷恋。双目失明的汪士慎打开窗户,一阵阵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抬头望着天空,飘着的朵朵白云千变万化,美丽极了。

在未来的某个时日里,汪士慎就会像他画的梅花里的一缕清香那样消逝在这个世界,而他的人生经历亦如他刻的印“尚留一目着花梢”一般。

△汪士慎像

清朝康熙二十五年,也就是1686年。这个时人称篆刻与丁敬齐名的汪士慎出生在了安徽休宁县富溪乡。

遗憾的是,关于他的前半生,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1723年离开徽州去了那个“烟花三月”的扬州,而这时的他已经37岁了。

他上面是房梁,背后是土墙。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背景,更别说有人能够提携或依靠,终究是走老一套的摆摊卖字谋生。

都说,书画家与贵人、富人交往是常事。但汪士慎却有些不一样,他似乎有些“害羞”,甚至有点“怕”见那些社会上流,富贵中人。

△汪士慎(汪士慎篆刻)

【解析】“汪士慎”印,给人以苍茫朴茂之感。“慎”字中大块的并笔给该印带来扑朔迷离的色彩,使人们在朦胧美中体味艺术的真谛。是印的大块留白,加之“士”字加粗的两横笔,在印面形成数块大的白色块面,它们相互分离,而又相互呼应;其红色的底面也相应地出现了大的色块,“计白当黑”的趣味溢于印表。这一白一红的强烈对比与一疏一密的相互参照,使该印达到了“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的境界(源自网络)。

他说“懒向长官垂组绶,爱从野客话烟霞”,又说“白头蒙见重,无志谒公侯”。这是他草根艺人的一种自爱,一种坚定。

自爱的结果是书画生意无法红火,加之他连讨价还价都不会,所以汪士慎的生活过得很清苦。他本来是个胖子,因为缺乏营养,后来身体年年消瘦,可算是“被动减肥”了。

1732年,在扬州漂了十年的汪士慎终于靠着攒下的微薄积蓄,在扬州的北城边上买下了一套“小别墅”,哦,不!确切的说是间又破又旧的老房子。

房子虽老,也算是有了家,日子总会一天天好起来。可是,在搬进新家的同一年,他还是遭到老天的嫉妒。汪士慎患上了眼疾。

△一生心事为花忙(汪士慎篆刻)

【解析】此印有字距而无行距,这种章法的安排容易造成印章的横向取势,营造出一种如千里阵云般的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一”、“事”、“花”三字下部这些形状各异、丰富多彩的红色块面的获得依仗于两个条件:一是所留出的自然空间,一是篆字结体上紧下松所表现出来的结构空间。它们互为表里,以印章的大章法到篆字的小章法,共建出该印的完美形式(源自网络)。

于普通人而言,有病花钱看病就是了;但于汪士慎而言,疾病就意味着痛苦,眼疾就相当于失明。

为什么?因为没钱可治啊!没钱可治的痛苦您懂吗?他不能也不可能找人借,再说借了也还不起;他也不会去众筹,向喜欢他的人,支持他的人伸手去要啊。

和很多病人一样,任凭疾病发展的汪士慎的左眼于1739年不出意外的失明了。和很多病人不一样的是,左眼失明的汪士慎并没有消沉,而是非常乐观豁达,继续创作,甚至自刻印章“尚留一目着花梢”聊以自慰。

△尚留一目着花梢(汪士慎篆刻)

【解析】“尚留一目着花梢”一印具有汉印整齐茂密的特点,篆法工稳自然,不随意增减,一任天成。在章法上,“尚”、“梢”二字较小,一头一尾,作斜角呼应。该印文字横画多,汪士慎在处理印面时,把右行的字形、笔画安排得清晰,用刀起讫分明,线条富于变化,把左行处理成漫漶朦胧状,这样两行一清晰、一朦胧、一工整、一漫漶,增加了该印的趣味(源自网络)。

除了刻印自我安慰外,汪士慎还选择疗愈的最佳方式之一——旅行。汪士慎简单收拾行囊,毫不犹豫的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四处游历,他想好好看看这美好的世界。

然而,上天总是喜欢跟他开一个又一个的玩笑。67岁时的汪士慎发现他的另一只眼睛也渐渐失去了光明。

虽然命运和他开了如此残酷的玩笑,但依然无法阻止汪士慎对艺术的热爱,他凭着感觉,跟随者自己的内心仍旧挥笔作画,挥笔写字。当然,挥刀刻印就罢了吧!

汪士慎的好友金农说他“盲于目,不盲于心”,阮元更评价他失明之后的作品,更胜从前。只是他完全失明之后的作品,已经很难被找到了。这样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友爱的推崇”。

△七峰草堂(汪士慎篆刻)

【解析】“七峰草堂”印, 以画意入印,法度之中别有意趣,给人以苍茫朴茂之感。如“七”和对角的“堂”字,对应弯折,形成一疏一密的强烈对比。同样,竹字的“草”与峰字的山旁,方圆参照,也是妙不可言。汪士慎篆刻,其字的结体往往打破常规,自成一家;章法安排往往在平稳中求变化,韵味之佳,称雄一时。(源自网络)。

双目失明后的汪士慎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甚至于史料中都很少记载。他后来的几年简直就是一个谜,没人知道。

或许,也不想让人知道……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