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刻故我在,以近乎朝圣的虔诚默默地耕耘艺术,冯宝麟

艺术是属于人类心灵的,无论是创造艺术,还是欣赏艺术,都需要心灵的深度参与。让思想为艺术插上翱翔的翅膀,让心灵与艺术的梦想共同起飞,应该成为每一个艺术家的终极理想。

我常常在夜深人静之际伏案弄石,进入宁静、安逸而又温馨的篆刻世界,每当这时,我仿佛能在刻刀下听到自己精神的旋律,听到自己生命的脉搏,也许,人只有在这时才能令追风逐雨迷失本性的自我回归。拂去心头积聚的污垢,让蒙尘的灵魂轻松鲜活起来,然后悟对古贤,领略他们的聪明才智,领略他们的博大精深,领略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文化意义。每当这个时候,他们的关爱,他们的慈祥,他们的教诲,如祥云化雨,让我干涸的艺术之河重新水流波涌,也让河边的每一根草、每一朵花都获得生机。我的那把刻刀,挟着对美的渴望在这片原始的、纯粹的、充满诗性光辉和人性魅力的沃土上耕耘,在青田石、寿山石上撒下艺术的种子。于是,艺术之树在成长,艺术之花在绽放,艺术的果实也在风雨的洗礼中褪尽苦涩开始成熟,金灿灿地缀满枝头。

近年来,我的篆刻创作更多地倾向于工稳一路风格,我在以一种近乎朝圣的虔诚,默默地耕耘在这片艺术的原野上。当一个又一个古老的篆字在我的心中复活,在我的刻刀下演绎它们前世今生的精彩时,我俨然是一个最富有、最幸福的收获者,因忙碌而充实,因创造而快乐。

我认为,既能守得住,又能放得开,是一个优秀艺术家艺术天赋和创造才能的具体体现。“守得住”,就是要守住一门艺术的“底线”,就是要维系作品与传统经典从精神到血脉的传承;“放得开”,就是要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驰骋自己的情思,创造属于自己的那片艺术“星空”。

我曾经为自己的一篇访谈文章写下这样的题目:用刻刀耕耘心灵的净土,用思想守护艺术的家园。这是我的信念——支撑我踽踽独行,去追逐“诗意的唯美”的信念,也是支撑我在创作中完成一次次精神探险之旅的原动力。

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曾有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高论。我相信每一个事业成功者,有大成就者,都是太史公这一理论的践行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国,小技如篆刻,要想有所建树有所发展,亦需持刀弄石者有深厚的学养、高超的见识、独到的见解,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关系的前提下,洞悉艺术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选择一条前景光明又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最终成就自己的艺术事业。也就是说,正确的艺术观念、深厚的文化学养和高洁的人格品质是令艺术作品实现境界升华的前提和保障。

我认为,一位真正成熟的艺术家,都是做到人格艺术化、艺术人格化的,所以他们才能在创作过程将自己的学识、修养、人品等作为精神诉求,淋漓尽致地传达到作品中。艺术品格是艺术家修养的化身,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品质修养体现在一刀、一笔之中,灌注到每一个细节里,又体现在整个作品的意境中。所以,我始终把完善的人格修炼作为追求艺术高境界的基点。

思想观念是艺术创作的领航者。一位艺术家只有培养起自己超凡脱俗的艺术观念,才能在它的烛照下,创作出超凡脱俗的艺术作品,哪怕新的风格“不入时人眼”,但终究会得到艺术史的青睐。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充其量成为一个功力精湛的匠作者,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大家。我虽不才,但我喜欢思考,喜欢在前贤走过的道路以外寻觅未知的可能。探险之旅是险象环生的,但其魅力也正集中于此,这“魅力”始终诱导我,走向我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境界。如果说精纯、超逸、唯美是我作品的主要品格的话,我会在这样一条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坦然自信……


erweima_wbz印谱.教程.技法 - 分享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