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篆刻艺术中的“浙派”是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的一批印人,主要从事篆刻创作,且形成一定的篆刻艺术风格,由“西泠八家”的第一人丁敬在钱塘江(今杭州)发起,经过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洪绶的继承发展,到赵之琛的总结,到钱松最后的革新,给浙派带来了生机。之后因为篆刻思想观念的背离、时代的变迁、新的观念的篆刻艺术观念的冲击,“浙派”开始衰落。
一、“浙派”的提出
清初的印风自然是晚明遗风的延续。在隆庆六年,上海顾从德对家藏古印及部分好友藏印,进行整理,以仿元人的形式收录一千七百六十余方,成《顾氏集古印谱》。因《顾氏集古印谱》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古玺和汉印的原貌,在文人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万历年间,以吴门为中心,掀起了一场学习汉印的风气。在此期间,文人篆刻的技法和审美得到了大量的提高。至晚明出现了以文彭为首的“三桥派”、何震为首的“雪渔派”、苏宣为首的“泗水派”以及由朱简、汪关等独立户的印章流派。因此印人们开始学习古印的风气形成,并具有浓重的流派色彩。
“浙派”一词最早出现在陈恕克《篆刻针度》:近时诸家刻印,多用平头刀,向身边横切去,谓之“浙派”。笔力软弱,去古甚远,良山庸师外道,不知刀法,以讹传讹,习而不察。欲求吻合古人,追踪秦汉,乌乎可得?徒作石灾,可胜浩叹。
可以看出陈恕克不是自己随口说的,“近时诸家”明显可以看出当时很多人用的刀法是什么,这也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另一方面,明以后石质印材的大量出现和文人参与篆刻创作的实践越来越多,也促使大量地域性文人篆刻创作风格的形成,究其原因在古代那个“官船来往乱入麻,全仗你抬声价”的时代,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交流更是难上加难,导致文人雅集也只能是小范围的聚集,同时给之后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
(一)清代的学术之风
明代后期,由于印章流派的兴起,篆刻艺术创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主要以体现在小范围的区域性师徒好友的关系上进行互相学习和继承,而区域性的弊端和缺陷也为继起者不断地进行强化和扩大。清代的学术之风可以说和明代的学术之风没有多大区别,也是中国古代学术史的一个新阶段。“考据学派”和“浙东学派”的兴起,成为清代学者研究学术的重要方法,导致很多的印论、印谱、序跋被整理。丁敬早期受吴焯的影响,极爱收藏,好金石文字,且擅长考据。并且整理了很多古录,同时,丁敬直接取法古录内的文字入印。其对吾衍《三十五举》研究颇深,取法汉印,并写出《丁敬论印十二首》,文中说:“《说文》篆刻自分驰,嵬琐纷纶炫所知。解得汉人成印处,当知吾语了非私。”可见丁敬对汉印的尊崇之深。
(二)书画印创作的新局面
董其昌《南北宗论》、戴进为首的“浙派”画风的出现,书画创作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丁敬早期刻印大多数是为书画家所刻,同时也导致丁敬对篆刻创作的信心十足,也启发了丁敬早期创作,所以“浙派”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性。
二、“浙派”发展的得失
最早提出篆刻流派的是朱简,朱简《印经》审视了当时印坛的整体情况,把当时印坛的主体成员分成“三桥派”“雪渔派”“泗水派”三大阵营。《印经》是明代朱简编著的一部书法著作,成书于崇祯己巳年,里面提及了明代篆刻流派,这是中国篆刻史上第一次出现流派的字眼:或谓寿承创意,长卿造文,尔宣文法两驰,然皆鼻盾手也。由兹名流竞起,各植藩围,玄黄交战,而雌黄甲乙,未可遽为定论。乃若璩元玙、陈居一、李长蘅、徐仲和、归文休暨三吴诸名士所习,三桥派也。沈千秋、吴午叔、吴孟贞、罗伯伦、刘卫卿、梁千秋、陈文叔、沈子云、胡曰从、谭君常、杨长倩、汪不易、邵潜夫,及吾徽、闽、浙诸俊所习,雪渔派也。程彦明、何不违、姚叔仪,顾奇云、程孝直与苏、松、嘉禾诸彦所习,泗水派也。又若罗王常、何叔度、詹淑正、杨汉卿、黄表圣、李弄丸、汪仲徽、江明初、甘旭,皆自别立营垒,称伯称雄。
朱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当时印坛划分三派,让我产生质疑的是,当时学习朱简治印的人也不在少数,人数不比何震、苏宣少,那为什么朱简没有把自己归在其中的一派呢?如果没有归派,自己又是什么想法呢?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知道朱简在印学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对于篆刻史来说至关重要,首创“草篆”、并且对先秦古玺的见解独到、开创了篆刻艺术的具体批评、提出了“刀笔浑融说”的这些贡献不做赘述。朱简和浙派到底有什么渊源呢?魏锡曾云:“钝丁碎刀从明朱简修能出”。丁敬作为后来者必然受到前贤的影响,作为浙派的鼻祖,也是学习的集大成者。在刀法上,丁敬自己也说过,“钝丁仿汉人印法,运刀如雪渔”(丁敬“傲骨热场”印款),可以看出,丁敬的取法不只是朱简还有何震。在丁敬“敬身”和朱简“西庐老人”两个印中,刀法几乎一样,朱简运用的短切刀,而丁敬使用长切刀。丁敬强化了朱简切的特征,他的刀下表现出来的线条更加变化大,节奏感更加强烈,取法高古、金石气更加浓厚、更加古朴。所以,沙孟海先生在《印学史》曰:“朱简的作品不仅造诣高,对西泠印派的兴起,更有所启发”。为了同扬州、南京、徽州的印人有所区别,丁敬成为“浙派”的首发人物,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洪绶、赵之琛为中坚力量,对“浙派”进行发展。对于赵之琛的创新和发展也不再罗列,那么为什么会受到被人不一样的评价呢?更有人批评赵之琛的篆刻作品丑陋不堪,脱离书法,没有书写行。其实,就是浙派发展到后期,赵之琛将前贤的东西进行了规律化、程式化的内容总结成为规律,导致他的朱文印过于流美,也没有进行进一步创新。在“西泠八家”中流传赵之琛的篆刻作品最多,对篆刻的影响也是最大,流传也非常深远。后世对赵之琛的篆刻褒贬不一,有人云亦云的模仿者,也有为自己所用,进行创新的一批印人。总之,后来学习浙派的人,没有不受赵之琛影响。他的学生江尊、陈祖望、杨与泰等人的作品几乎可以乱真,但终究没有逃出赵之琛的魔掌,没有自己的想法,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徐三庚、赵之谦善于明辨事理,进行“己意”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总的来说,他在继承浙派篆刻风格上是有突出贡献,但由于一些“程式化”又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与赵之谦相比“印外求印”的力度还不够。
三、“浙派”新生机
后来印人篆刻创作大都以浙派入手,但也有很多不受赵之琛的影响。从赵之琛以后,“浙派”走上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一方面延续“西泠八家”原有的经典印风,另一方面,把浙派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树立自己的篆刻艺术风格。
显然在浙派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一批篆刻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成就了自己的风格印章,有徐三庚、赵之谦、胡、吴昌硕、齐白石、赵叔孺等。徐三庚所有模仿浙派的作品,都没有署名取法赵之琛(如图2),而这方印“二十余年成梦此身虽在堪惊”(如图1),他说“拟六朝朱文”,或者是他故意不说。各种原因,很耐人寻味,显然是受赵之琛的影响。
图1 徐三庚印
图2 赵之琛印
四、结论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也得到了发展,文人篆刻的形式与章法也进行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都凝聚了每位篆刻家的心血,才能达到明篆刻史的新高峰。赵之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深刻地体会到篆刻艺术发展的创新之难,且每一位艺术家在学习经典的同时还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传统,吸收传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道路。
注释
1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1999:322。
2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1999:870。
3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1999:135。
4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1999:379。
5 沙孟海.印学史[M].杭州:西泠印社,1987:116。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