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1864.1—1957.9),是一位集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大师,在艺术的经历上有传奇色彩。白石老人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白石老人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
从《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篆书圆笔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从汉将军令、少数名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创”,在创作中不拘泥于古人的绳墨。
白石有“三百石印富翁”的面貌。27岁开始学画,32岁始学刻印。(友人黎松安笑着说:“南泉山的楚石,有的是!你挑一担回家去,随刻随磨,你要刻满三四个点心盒,都成了石浆,那就刻好看了。)白石以为至理,随刻石成痞,爱石成癖。齐白石早年以木匠出生,碗力大、手头准、分寸感极强,这为后来齐氏印风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与齐的书风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作品解析:
篆刻小站谈谈关于齐白石篆刻的问题。篆刻和书法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以“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和“人长寿”俩印皆是齐白石的精心之作。
前者布局疏则愈疏密则愈密,单刀崩驳一任自然。而后者一印虽然舒展有力,但布局匀称,相比较则不如前者任意,单调刻板。故而齐白石喜用白文单刀刻印,气势强悍,风格鲜明,也成为他篆刻独有的个性和特点。(图1、图2)
图1
图2
从“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和”人长寿““鲁班门下”等作品中可以看出“长”、”鲁“字都是以隶楷书的写法。而齐白石将这些字与篆书结合在一起,足见其大胆过人之处。其最擅长的是在不整齐中求统一的“乱石铺階”的章法。而且他将绘画中的虚实、呼应、原理都融入篆刻章法之中,这也是齐白石的篆刻总给人以新鲜感的原因之一,章法常使人感到意外的地方,这是他经过半生刻苦实践的总结积累的经验。下面再做具体的分析:
1、以刀带笔,以书法做印法。取法高古、奇伟。制印充分发挥书法的长处直接了当,成着痛快。
2、布白以书法虚实为印法黑白,这是理解篆刻之美的关键。他的印处理虚实上驾轻就熟,不着痕迹。
3、特别是红、白以外那些看不到的地方。以“齐白石”(白文) 白石(朱文)印为例即可体会到不刻之刻的妙用。(图3、图4)
图3
图4
4、齐白石印作红白反差巨大,这给他的绘画构图增添了极大的启发,非金石家所不能为的金石味。是本能天然的从白石的内心迸发出来的平实、天真、自然的集合体。(图5)
图5
5、刀法简单,巧与拙相得益彰。白石印的线条一面光,一面粗糙好像是侧锋用笔一样,全以真力出刀,粗看简单、仔细琢磨奥妙无群。(图6、图7)
图6
图7
6、白石印在字与字、字与边的处理上大胆而别具匠心,借边、损边、去边、细边、粗边、方寸之地都把握的恰到好处。
7、齐印大部分以青田为主,寿山为铺,青田最大的特点是:石脆而受刀,其刀刻效果与齐白石书法感觉最相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草木未必无情”(图8)都是以青田老料为主。(附图:青田和寿山)
图8
青田
寿山
8、竖笔画由下向上端刻,横画由左向右刻,通常先刻所有竖画,再刻所有的横画,在他的作品中只有“横”、“竖”左右两个方向,绝不紊乱,有很强的个人风格。
白石刻印纯用单刀阔斧单刀“硬笔式执刀方法”(即钢笔式)冲刻,追求痛快淋漓,反对做作修饰,大朴不雕的艺术追求。从白石老人的印章里能感受到强烈的个人情怀,酣畅淋漓、纵横挥洒的刀笔风姿。(图10)
图10
图10
启功先生讲:“白石老人刻印很有趣。他把石头抵在桌子上,拿起石头近看看、远看看、先刻横,再刻竖,最后将笔画链接处小心收拾就了的”。启功先生说的很简单。
从上面文字描述可以看出他构思时间较长,下刀速度之快。从而可以看出:白石老人的作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认真耕耘和实践的结果。
对于齐白石的篆刻我一直比较感兴趣,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篆刻虽然只有方寸大小却包含了万事万物所有文化和情感的表达。有工整、有写意、有密有疏、有高有低、有方有圆、可以说它把绘画的规律诠释的太到位。有时候觉得中国人太厉害篆刻文化终将会被更多人关注和学习。它直接了当的表达,是其它艺术作品很难达到的。
艺术风格与主张 :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管是绘画还是篆刻一搬并不机械的照搬古人的人,更不简单的重复自己,而是自觉地适应新时代的艺术潮流,充满了锐意求索的精神。在他的篆刻作品里最大的特点是质朴、明快、厚实、新鲜的特点。
齐老的篆刻艺术主张:“我行我道”。可见,只有以历史、发展的辩证眼光,只有结合作者的生命情调来分析才能更准确了解作者作品的真正含义和价值。不拘绳墨,全在不蠢,他刻印先认真学习了秦汉的印法,而后变之。不拘前人绳墨,而人以为无所本。
他之刊印不能工,但脱离汉人窠臼而已。纵横歪倒贵天真。齐白石的篆刻风格特点独特和他刻苦勤奋的研究和探索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创造力也是后人很难超越的,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加微信获取:wenbaozh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