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圈,吴昌硕的名字那可是如雷贯耳,他在诗、书、画、印方面的造诣,让无数人顶礼膜拜。今天一定要给大家好好唠唠他晚年的篆书力作 ——《心经》十二条屏,那绝对是篆[……]
分类: 印外求印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收笔“悬针”较多。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
大篆,与小篆对称。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为小篆之代表作品。
篆体书法在魏晋以后走向式微,到唐以李阳冰为代表。在清代迎来二次高峰,如王澍、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建国后有王福庵、王友谊、沙孟海、黄宾虹、刘江等。
吴昌硕人物画47幅,观音达摩高僧等形象罕见珍品,分享
邓石如篆书墨迹,朱韩山《座右铭》,28个字拍出828万
赵之谦篆书,潜夫论,八屏水墨纸,笔意浑厚沉劲俊美
古代银印章,纯银质印,文人审美趣味和文化修养的表现
银印章作为印章的一种,其历史起源和发展与其他材质的印章紧密相关。印章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传统,其本质是一种权力凭证和信物。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印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