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能化含蓄典雅,陈豫钟刻寿山石张子明印,西泠印社
陈豫钟(1762 ~ 1806),字耦渔、浚仪,号秋堂、墨缘居主,斋号求是斋,钱塘人。陈豫钟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浙派篆刻家,与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鸿寿、赵[……]
陈豫钟(1762 ~ 1806),字耦渔、浚仪,号秋堂、墨缘居主,斋号求是斋,钱塘人。陈豫钟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浙派篆刻家,与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鸿寿、赵[……]
清代篆刻在明代文、何之后,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更大发展,风格各异派支繁衍,成为专门之学。特别是清代碑学盛行,碑学书家无不兼擅篆刻,除为我们熟知者外,金农、桂馥、何[……]
摘要: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
西泠印社,中国收藏印作、印谱最丰富、最珍贵的藏品单位之一,很多印作、印谱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不乏“文人印”开拓者何震的“放情诗酒”,皖派大家邓石如的“子舆·[……]
金文入印的历史,是一部金文学术研究、篆刻理论发展和篆刻实践尝试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创新史。明清以来崛起的流派印人,他们大胆尝试,孜孜以求,寻求秦汉印之外的突破,在理[……]
在清代晚期的印坛上,赫然出现了三位篆刻大家,这就是后世印人一致推崇并仰慕的赵之谦、吴昌硕和黄士陵。这三位大家,可以说是处在同一时代(因为吴、黄年龄相仿,而赵也只[……]
张灏,一名素,字古民、夷令,号长公、白於山人、平陵居士、学山长。江苏太仓人。为天启间南京工部尚书张辅之之子。张灏幼承庭训,少时以贵胄子弟身份补诸生,精通经学。为[……]
葛昌楹先生于1963 年7 月7日逝世,距今已50 年了,在半个世纪后的当今印坛,葛昌楹之名似随时光流失而不彰显,但他捐献给西泠印社的名印,如文彭的[……]
杭州葛氏“传朴堂”藏印,曾被篆刻界誉为“一时之最”,然亦在1937年散佚大半,只余数百钮。这数百钮传朴堂藏印,大部分由葛昌楹生前转让给了无锡华笃安,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