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圈,吴昌硕的名字那可是如雷贯耳,他在诗、书、画、印方面的造诣,让无数人顶礼膜拜。今天一定要给大家好好唠唠他晚年的篆书力作 ——《心经》十二条屏,那绝对是篆[……]
标签: 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
弟子十三:吴昌硕一生收了十三个弟子,全部成为一代大师,占据艺坛半壁江山,号称近代艺坛”十三太保”,他们分别是:齐白石、王一亭、赵云壑、陈师曾、陈半丁、李苦李、朱屺瞻、潘天寿、王个簃、吴茀之、沙孟海、诸乐三、朱复戡。
刊行作品:《朴巢印存》、《苍石斋篆印》、《齐云馆印谱》、《篆云轩印存》、《铁函山馆印存》、《削觚庐印存》、《元盖寓庐诗集》、《缶庐印存》、《缶庐诗》、《缶庐印存》、《吴昌硕石鼓临本》、《观自得斋徐氏所藏印存》、《吴昌硕石鼓文墨迹》、《吴苍石印谱》、《吴昌硕石鼓文》、《吴昌硕先生花卉册》、《缶庐印存》、《吴昌硕临石鼓文》、《西泠印社记》、《苦铁碎金》、《吴昌硕临石鼓墨迹》、《缶庐印存》、《缶庐印精拓》、《吴昌硕、赵子云合集》等。
吴昌硕人物画47幅,观音达摩高僧等形象罕见珍品,分享
吴昌硕篆刻名品,49方附印蜕边款,一眼入魂的篆刻之美
浅论吴昌硕篆刻艺术特征,其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姜振宇
吴昌硕出生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彼时时局动荡,他不断学习和钻研前人制印经验,为其创新篆刻艺术提供了动力。大量文物资料的发掘给他提供了便捷,再加上吴昌硕酷爱书法、国[……]
吴昌硕刻青田石方章,木鸡,取法自先秦古玺,十分高古
君匋艺术院藏吴昌硕两方多字印里的故事,为葱石先生刻
君匋艺术院藏有吴昌硕刻印章共152方,其中有两方“多字印”颇为特别,印面分别为“双忽雷阁内史书记童嬛柳燕掌记印信”、“贵池刘世珩江宁付春媄江宁付春姗宜春堂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