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绘画合集,TIF+JPG源文件,素材大小23.7GB。内容有吴昌硕老少年轴,牡丹水仙轴、松梅图,天竹水仙轴、错落珊瑚枝图、沈香亭牡丹图、贵寿图、墨[……]
标签: 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
弟子十三:吴昌硕一生收了十三个弟子,全部成为一代大师,占据艺坛半壁江山,号称近代艺坛”十三太保”,他们分别是:齐白石、王一亭、赵云壑、陈师曾、陈半丁、李苦李、朱屺瞻、潘天寿、王个簃、吴茀之、沙孟海、诸乐三、朱复戡。
刊行作品:《朴巢印存》、《苍石斋篆印》、《齐云馆印谱》、《篆云轩印存》、《铁函山馆印存》、《削觚庐印存》、《元盖寓庐诗集》、《缶庐印存》、《缶庐诗》、《缶庐印存》、《吴昌硕石鼓临本》、《观自得斋徐氏所藏印存》、《吴昌硕石鼓文墨迹》、《吴苍石印谱》、《吴昌硕石鼓文》、《吴昌硕先生花卉册》、《缶庐印存》、《吴昌硕临石鼓文》、《西泠印社记》、《苦铁碎金》、《吴昌硕临石鼓墨迹》、《缶庐印存》、《缶庐印精拓》、《吴昌硕、赵子云合集》等。
诗书画印精绝,我的曾祖父吴昌硕,安吉吴昌硕,吴越文
吴昌硕刻昌化鸡血石章,顾麟士朱文印,鹤逸藏真,分享
吴昌硕暮年之制,节临石鼓文四屏,刚柔相兼,斑驳自然
六七十岁成熟期,吴昌硕刻迪纯盦寿山石印章,披削并用
近现代篆刻逆市发力,吴昌硕、黄士陵、齐白石篆刻点评
篆刻,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生成的一种艺术,其艺术价值日益为人所重。篆刻艺术发展到晚清,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流派格局,从技法到理论已趋于完备、成熟。到了近现代,篆刻艺术进[……]
篆刻征稿,吴昌硕奖,浙江省第六届篆刻大展,征稿启事
展讯,宁波美术馆,吴昌硕奖,第六届浙江省篆刻大展
不朽的匾额,传世的墨宝,吴昌硕的匾额书法25幅欣赏
匾额又称牌匾、招牌。小小的一方匾额,融入了中国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等艺术, 集字、印、雕、色为一体。匾额最初运用在帝王的宫殿上, 后来逐渐发展到文人士大夫[……]
吴昌硕写意花卉精品,计22幅,艳而不俗,篆刻小站转
吴昌硕写意花卉最大的特点就是“金石入画”。他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较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