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刻刀法的当代意义是深远的,他不仅仅在于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程式,更重要的是事实上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的一元审美的观念。开启了当代篆刻刀法多元审美[……]
标签: 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
弟子十三:吴昌硕一生收了十三个弟子,全部成为一代大师,占据艺坛半壁江山,号称近代艺坛”十三太保”,他们分别是:齐白石、王一亭、赵云壑、陈师曾、陈半丁、李苦李、朱屺瞻、潘天寿、王个簃、吴茀之、沙孟海、诸乐三、朱复戡。
刊行作品:《朴巢印存》、《苍石斋篆印》、《齐云馆印谱》、《篆云轩印存》、《铁函山馆印存》、《削觚庐印存》、《元盖寓庐诗集》、《缶庐印存》、《缶庐诗》、《缶庐印存》、《吴昌硕石鼓临本》、《观自得斋徐氏所藏印存》、《吴昌硕石鼓文墨迹》、《吴苍石印谱》、《吴昌硕石鼓文》、《吴昌硕先生花卉册》、《缶庐印存》、《吴昌硕临石鼓文》、《西泠印社记》、《苦铁碎金》、《吴昌硕临石鼓墨迹》、《缶庐印存》、《缶庐印精拓》、《吴昌硕、赵子云合集》等。
吴昌硕、黄牧甫,印从书出融浙皖印外求印风格比较研究
清代晚期,“印从书出”、融会浙皖、“印外求印”已经成为篆刻艺术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特征。吴昌硕、黄牧甫就是在这种篆刻艺术的交汇点上出现的两位大家,他们前接赵之谦、徐[……]
一代宗师吴昌硕凤钮寿山石印赏析,所处环境及边款解析
吴昌硕刻凤钮寿山石自用印是难得一见的印有吴昌硕本人名字的印章,印文”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为其最为喜爱之私印,且印章硕大,多次出版著录,最终以235.75万元的[……]
大师惊艳,吴昌硕39枚绝世好印,印蜕边款高清原石印面
大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身登峰造极,然则独善其身,门人弟子惟仰望而已;一种是自身无比强大,又善于启发引导,使晚辈后生,不断攀登,乃至超越。前者令人欣赏,后者让人[……]
吴昌硕三字印的留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等
吴昌硕在篆刻章法上极注重琉密虚实的处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我们以其三字印为例来看一看。三字印绝大多数采用一二格局,除非是满白文印,这种格局本身就容易[……]
清吴昌硕篆书赏,小戎诗册,凝练遒劲雄浑,一尺四十万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
缶庐治印,吴昌硕篆刻十年如一日钝刀出锋,印章篆刻赏
吴昌硕于印用工最深,一生治印无数。他兼习浙皖诸家之长,初学浙派,继而涉猎邓石如、吴让之;中年后章法参石鼓文、秦汉玺印、封泥及篆、砖瓦文字等,熔冶钱松之切刀、吴让[……]
吴昌硕篆刻刀法的基本特点,雄浑朴茂中寓秀逸不失个性
吴昌硕篆刻刀法的当代意义是深远的,他不仅仅在于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程式,更重要的是事实上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的一元审美的观念。开启了当代篆刻刀法多元审美[……]
吴昌硕刻葛昌楹用斋号印,清寿山群狮戏球钮章,传朴堂
“传朴堂”堂号印乃吴昌硕七十五岁(1918)受好友葛昌楹、葛昌枌兄弟嘱托所作。印文:传朴堂;边款:龙集戊午春王正月,书徵、祖芬两兄嘱吴昌硕刻,时年七十又[……]
吴昌硕仿汉晋时期凿刻将军印解析,三枚为例,略加说明
将军印特指汉晋时期凿刻的将军铜印,由于临时需要而急就,活泼自然,多见意外之趣,其效果多近似于文人印之刀石效果,因此成为后世师法的重要对象。吴昌硕在仿将军印创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