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琛(1781-1860)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浙江杭州人,字次闲,号献父,亦作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斋号补罗迦室、萍寄室、退庵等。善书工画,篆隶行楷[……]
标签: 赵之琛
赵之琛(1781-1852),钱塘人。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斋号补罗迦室。蝶隐园书画杂缀作赵之瑛。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和书画家,精心嗜古,邃金石之学,篆刻得其乡陈豫锺传,能尽各家所长。
赵之琛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继“西泠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之后,入列“西泠后四家”(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前后四家合称“西泠八家”。为陈豫钟弟子,又取黄易、奚刚、陈鸿寿三家之长,在篆刻技法上可谓集浙派之大成。
次闲作印,力求巧妙,章法整稳而内含姿态,刀法滞重而蕴藏轻峻。他尤以切刀之法见称印坛,然其所以得之处,亦失之处,风格由此出,亦囿于此。至于晚年印作,则已多显习气,正后人“燕尾鹤膝”之讥;刀法之外,其格局亦少创意,趋于僵化,边框处理亦细碎稍微。其印章边款,则别具一格,字体隶行结合,下刀生辣,线划挺劲。他勤于奏刀,今存世印作有千余枚之多。
赵之琛有《补罗迦室集钞》《补罗迦室印谱》等著述刊行。
西湖铁笔臣,赵之琛補羅迦室印谱,精彩印蜕节选,高清
谁识西湖铁笔臣,尘环谪下几经春。它年奉诏来云渡,应向玉堂访故人。这首诗便是赵之琛在35岁时为自己刻“寄萍室”所补刻的边款。那时杭州就有人称他为“铁笔臣”。[……]
疏而不散密而不促,赵之琛旷谷子印评,看似平平却耐读
汉印章法尚匀,文字占地往往平均分割,而对于笔画繁简相悬的印文,往往采用简者少占、繁者多占的方法以使印面均衡。也有一任其繁简,造成疏密强烈对比的例子。赵之琛“旷谷[……]
珍本之赵之琛印谱两种,集印作140方,補羅迦室印谱印辬
珍本印谱之赵之琛印谱两种,精装16开152页,定价388元,录赵之琛为泉唐高氏镌刻的最精品印作140方,共四卷,高清扫描、原色精印、手工折页,法式特种布[……]
西泠八家,赵之琛篆刻百品赏,原石高清印面印蜕附边款
赵之琛,字次闲,为西泠八家之一。篆刻早年师法陈鸿寿,后又师事陈豫钟。学而能将其师清秀雅逸的风格发扬光大,乃秋堂得意门生。又不为师门所囿,另辟蹊径,兼取黄易、奚冈[……]
浙派印风盛行对赵之琛的影响,赵之琛艺术观,古印心得
赵之琛自幼秉承家学,父赵辑宁、兄长赵之玉都喜藏书、抄书。赵之琛自然是从 小耳濡目染,接受了书香之家的艺术熏陶。孙慰祖曾说:“赵之琛祖父赵贤(端人)与 丁敬有交往[……]
集大成者,印内求印赵之琛印风对赵之谦、徐三庚的影响
后世印人凡是以浙派入手习印者,鲜有不受赵之琛印风影响的。自赵之琛以后, 浙派走上了“‘嬗变’这样一个起伏发展的时期,沿着两条线在同步前进……一条线是保持八家原有[……]
赵之琛退庵印寄印选,切玉刻铜,笔笔见师承字字有来历
赵之琛(1781-1852)字次闲,号献父,别署退庵、宝月山人,斋名补罗迦室。浙江杭州人。性嗜古,擅长金石文字,篆刻受业于陈豫钟,而神似陈鸿寿,兼收西泠[……]
广征博取逸趣横生,赵之琛肖形印的探索,图像印的先锋
赵之琛在图像印方面的探索,一直被印学研究者所忽视。主要是此类传世作品数量较少的缘由。从篆刻史的角度来看,赵之琛创作的图像印有很大的价值,可为后来学习图像印的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