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篆书《潜夫论》八屏水墨纸作品,以其笔意浑厚、沉劲俊美的艺术特点广受赞誉。此作品创作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是赵之谦在返回浙江期间为好友孙熹[……]
标签: 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8月-1884年11月),汉族,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赵之谦篆刻初摹西泠八家,后追皖派,参以诏版、汉镜文、钱币文、瓦当文、封泥等,形成章法多变,意境清新的独特风貌,并创阳文边款,其艺术将诗、书、画印有机结合,在清末艺坛上影响很大。
尽管赵之谦一生所刻不到四百方印作,但他已站到了清代篆刻的颠峰。其中诸多的历史经典,影响着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任颐、赵叔儒、易大厂,直至这一百多年的整个篆刻史。
书画作品传世者甚多,后人编辑出版画册、画集多种,著《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诗》、《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谱》。
赵之谦为胡澍刻朱文印,绩溪翁,青田石扁章子母螭虎钮
赵之谦为胡澍刻,青田石六面平素方章朱文印,人书俱老
人书俱老,赵之谦篆刻与晚清金石风尚,陈艺丹撰,分享
胡澍(1825-1872)说赵之谦(1829-1884)“生有异禀,博学多能”。赵之谦是一位通才式的艺术家,在清代书法史、绘画史、文人篆刻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以赵之谦,悲盦、飡经养年两印为例,看赵之谦刀跟心走
赵撝叔印谱,八册,吴隐辑,总录印二百九十一方,分享
晚清神奇水族馆,赵之谦,异鱼图,极为罕见的海洋生物
浅谈赵之谦以碑入篆,晚清,碑学理论中最有力的践行者
摘要:清代中期以后,堪称篆书中兴之世的到来。清朝金石学、考据学的兴盛直接导致了书家审美取向的转移。当时的书家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摆脱了以李斯、李阳冰为代[……]
晚清印坛赵之谦,号悲庵,印外求印,思想小议,郭富元
摘要:晚清印坛赵之谦,号悲庵。其印学取法广猎博涉,以“印外求印”的思想开创性的发展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以书入印”的创作思想,开拓了印坛新境,并投身于实践。进[……]
赵之谦边款艺术开拓史无前例,篆刻边款的探析,宋雅雯
赵之谦是晚清著名的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对象来源于历史上的金石学和著名流派印章中的优势部分。赵之谦在书法方面形成了魏碑体书风,他对经学、文字训诂学等的研究影响了对[……]